◎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西藏乡村奇迹:从"乞丐村"到富裕村庄
文明风   |  时间: 2009-02-07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在藏东昌都镇通夏村,桃树、苹果树掩映着一幢幢精致的藏式民居。很多人都不会知道,这个有“藏东第一村”美誉的村庄,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曾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乞丐村”。 

  近6年来,通夏村在发展农牧业生产的同时,组织施工队进城打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在1万元以上。从第一个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村,到第一个完成全村的安居工程建设,再到第一个家家通电话、户户通沼气,短短几年时间里,通夏村创下了昌都地区农村多项第一。 

  今年84岁的贡秋老人是村里年龄最长的村民。看着子孙们开着汽车和拖拉机,过着富足的生活,老人不由地想起民主改革前的西藏,他说:“我们家当时有3口人、租种领主3亩地,一年最多能打粮300公斤,却要给头人上缴一半,算下来每个人一年只有50公斤粮食,不够吃,爸爸和奶奶就到外面乞讨去,拿着小碗一家家地要,盼着人家能给点糌粑。” 

  民主改革前,通夏村15户、80多名村民当中,几乎都当过乞丐。有的就在周边村里乞讨,有的干脆远走他乡以躲避繁重的奴役,一去就是两三个月,有的甚至再也没有回来过。 

  在50多年以前,95%的社会财富集中在占人口5%的农奴主手里,这成了西藏贫穷落后的根源。一份历史档案记载,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人。当时的拉萨城区只有2万人,而露宿街头的贫民和乞丐就达1000多人。 

  在封建农奴制残酷统治下,西藏乡村经济基础设施极为落后。民主改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采取多项措施,使西藏社会经济获得巨大发展。仅国务院确定的西藏“十一五”规划项目就有180个,总投资达1097.6亿元。这些政策和措施,为高原人发家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日前,西藏林芝、日喀则、拉萨等地市的一项统计调查时发现,目前在西藏农村中,人均收入超过万元的行政村已达15个。(记者罗布次仁 叶辉) 

责编: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