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市县传真
集美农民人均纯收入领先厦门各区
文明风   |  时间: 2009-01-16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文明风1月16日讯(通讯员 吴会明)面对金融海啸可能对“三农”工作带来的冲击,集美区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项措施努力破解各种发展难题。1月16日,笔者从集美区委农办了解到,2009年集美区确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期目标要在2008年的9060元的基础上增长9%,继续领先厦门市各区。

    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影响,集美区三农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8150元的目标,名列厦门市各区之首。围绕农民增收的三农工作核心,2009年,集美区推出的具体措施包括:努力让农村富余劳力充分就业,利用现有区、镇(街)、村(居)三级农村就业网络资源,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指导,提高就业率,全年争取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500人、培训900人;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与金融、企业的沟通协调,鼓励农民兴办经济实体,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周边配套服务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积极落实市、区政府集体经济发展用地政策,及时兑现税收返还、村民入股贷款贴息优惠等工作。推进“喜盈门”家私广场、长宏电影娱乐城、杏滨果蔬批发市场、铁山外口公寓、黄庄外口公寓三期、上头亭邻里中心、浒井、三社外口公寓等项目加快建设,争取市级对每个集体经济项目100万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此外,按照全市布局规划,建成“森林人家”项目,实施乡村旅游试点工程,鼓励当地农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经营“农家乐”,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体,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在加紧完成辖区内的坑内、顶许、溪西等3个重点村的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基础上,2009年力争区所属的灌口镇双岭、东辉村和后溪镇的仑上、前进村等4个村,列入2009年市级重点村项目,同时采取有序梯次推进储备市级重点项目,并及早完成基础调查的项目规划,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程序组织实施,主要围绕村庄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等方面,努力改善农村的生产活环境,促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满意工程。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美区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大规模的征地开发使三农工作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出来,因此要把促进发展、服务群众作为工作重心,妥善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进一步三农机制完善。今年还要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深入调研加强指导,选好配强村级班子建设。

新闻链接>> >>

集美农民收入连续6年递增2位百分数

    (通讯员 吴会明)笔者从2009年集美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刚刚过去的一年,集美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经受国际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审时度势,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进展和突破。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60元,同比2007的8150元增长11.17%,名列厦门市各区之首,实现连续六年集美农民人均收入递增两位百分数目标。

    集美农民人均收入特续稳定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力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充分运用全市“金包银”工程的强劲契机,用好用足人均15平方米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用地政策,引导被征地农民以征地补偿款入股集本项目。

    二是多管齐下推动农民充分就业。落实企业招收本地农民工的保险补差,鼓励企业招收本地农民工,建立健全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去年全区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289人,培训人数1781人,超额完成年初计划任务。

    三是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如参与发展为工业区、文教区、新城区服务的餐饮、运输、房屋出租、商贸等第三产业,去年共组织166位农民开展“1+1”创业培训,一批培训人员实现自主创业并产生初步效益。

责编:赵舒文

 
 厦门集美区力保“两节”菜篮子丰富 12-29
 厦门集美区落实农业生产防寒防冻措施 12-31
 厦门市集美调整部分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01-05
 厦门集美区杏北农贸市场正式竣工投用 01-13
 厦门集美区50多名员工领到被拖欠工资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