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2月9日讯 漳浦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位于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环城东路1号,局机关设有11个股室,下辖2个直属单位和8个基层工商所。现有干部职工143名,其中党员110名,占干部职工数的77%。近年来,漳浦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上级工商局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县文明办具体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突出规范行业行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重点,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上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九届文明单位。2006、2007年连续二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绩效先进单位。绥安工商所被评为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和全省工商系统“十佳工商所”,法制股被定为全省工商系统基层法制联系点,注册股被评全省工商系统先进集体,长桥工商所、办公室被评为全市工商系统先进单位。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工作扎实
我局党组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坚持把文明创建作为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与业务工作、效能建设、行风建设等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一起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局上下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创建部门具体抓、业务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二是规范创建管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特点,制定了三年创建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提出三年创建发展目标、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年终有总结。做到每半年召开一次创建工作会,每一年召开一次创建总结,及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存在不足。定期向上级工商局及县文明办通报创建动态,加强沟通联系,主动接受领导和监督,规范创建活动。
三是落实创建责任。把文明创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工作一起列入各单位各部门绩效考评项目,局党组书记、局长还与基层各工商所所长签订创建目标责任书,使文明创建工作分解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干部,成为各单位各部门的硬任务。
二、加强业务建设,工作效能突出
我局以支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已任,紧密联系“海西建设,漳浦先行”发展主线和本单位实际,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职,为加快推进海西生态工贸港口旅游强县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三年来,共新办个体工商户2573户、从业人员4353人、注册资金8319万元;私营企业730户,从业人员5590人,注册资金144499万元;内资企业43户,注册资本6568万元;外资企业196户,投资总额61070万美元,注册资本32452万美元。
一是做活服务外资企业文章。针对我县是海峡西岸花博会和“台湾农民创业园”所在地,也是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区。我局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登记注册窗口设立了“支持台资办照绿色通道”,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提升有利条件,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在全省率先推行外资企业登记注册远程核准的新模式,得到了国家工商总局、省、市工商局、漳浦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企业的好评。2007年4月中旬,省工商局在我县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我局的做法。国家工商总局于2007年11月16日授予我局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使我局成为全国得到国家工商总局授权八个县级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中一个。
二是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局领导主动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汇报企业创品牌情况,促成县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我县商标品牌战略的实施意见》,成立推进漳浦县商标品牌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把商标注册创品牌列入乡镇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并规定对企业获得著名、驰名商标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50万元,从而形成“政府主导、工商主抓、部门配合”的良好局面。同时,我局还充分运用商标监管职能,采取发放商标注册提请书、商标品牌战略建议书等办法,积极引导企业申请商标注册,推动商标品牌战略的深入开展。2006年“天福”茶叶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驰名商标”,实现漳浦县“驰名商标”“零”的突破。目前,全县共有注册商标851件,知名商标认定17件、著名商标认定5件、驰名商标认定1件,创历史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