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八闽创建
三明:"大工地上"开启"文明"时间
文明风   |  时间: 2008-12-08   |   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
 

20世纪60年代的“大工地”,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杨连禄 摄

1985年,省委省政府授予三明“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是全国第一块“文明城市”的牌匾。(资料图片)

    城市就像一个大工地

    三明市区原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偏僻小镇,“小小三元县,三家豆腐店,城里磨豆腐,城外听得见”。出于战备考虑,于1958年建市,着力工业基地建设。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万建设大军,云集于此,“白纸绘新城”。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63年,21岁的林爱荷辞了老家永泰县蒿口镇小学代课老师的工作,追随丈夫来到三明,“为‘三线建设’添砖加瓦”。

  接下来的十多年,林爱荷对三明的印象没有一点改观,一如既往的“脏乱差”。

  “由于‘先有工业、后有城市’的特殊历史背景,三明长时期地‘先生产、后生活’,‘先治坡、后治窝’,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工地。当时都流传这样的说法:三明三明,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社会不宁。”忆起往昔,离休干部、原三明市劳动局长余养仲还不住摇头,“那时三明怎一个脏字了得。房前屋后,种瓜种菜,养鸡养鸭。市区的公厕少,管理差,每到雨天,污水横流,垫着砖头才能进去。”

  “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由于缺乏经验和受‘左’的影响,大上大下,失误不断。使三明长期处于‘大工地’状况。市民生活和城市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工业污染严重,垃圾到处都是,市内交通拥挤,商业网点少,服务质量差,有些青少年无事生非,走上邪路,扰乱社会秩序。”离休干部、原三明市咨询委主任龚人左说,“这些之外,当时三明最大的危机是人心思去,在20世纪70年代最后几年,每年都有上千名知识分子、技术人员调离。”

    三把火从“破难”开始

    20世纪70年代末,浩劫初过,理性回归,百废待兴。

  1979年底,邓超被任命为中共三明地委书记,袁启彤为地辖三明市的市委书记。 “面对‘烂摊子’,两位新任书记达成共识,决定‘以城市工作为重点’。邓超还提出了‘政治安定,治安良好,生活方便,环境优美,民风高尚’的20字目标。”龚人左说,“转型工作千头万绪,新领导决定先抓几件群众最关心、又可能解决的事情,以尽快打开局面。”

  当时,三明市民生活存在“十难”:办事难、住房难、购物难、行路难、休憩难、看病难、买菜难、买煤难、上公厕难、乘公交车难。新官的三把火,就从“破难”开始。

  “三明的行政区划多次变动,加上中央、省、地管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地盘和人口都占市区三分之二左右,条块‘割据’,政令不畅,‘破难’很难。”龚人左说,“但领导的决心和力度也大。”

  当时实验小学门口有个旧厕所,粪便四溢。学校呼吁拆除十多年,都无人理睬。领导就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厕所边开现场会,让“臭气”清醒大家。领导又带头淘粪、填土、拆厕,问题当场解决。

  龚人左说,“建麒麟山公园也颇费周章。有的干部想不通,花百万元建公园,还不如建几个厂呢。后来邓超在许多场合解释说,现在年轻人谈恋爱都找不到地方,市民会休息才会更好地工作呀。最后争论才平息。后来公园开园,真的万人空巷。”

  随着一件件民心工程的落实,“大工地”三明渐露新颜,有了城市模样。

  “真的是一天一变样,好比看着一个流浪儿渐渐出落成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对20世纪80年代初三明的巨变,林爱荷记忆犹新。

 
 三明:绿色明珠绽放文明花 10-09
 省委文明办主任朱清赴三明调研考察 11-12
 三明市建一流园林城市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