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市县传真
宁化县注重培育先进典型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宣扬凡人善举 推进道德建设
文明风   |  时间: 2008-11-12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文明风11月12日讯 挖掘凡人善举,培育先进典型,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宁化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十分注重培育、宣传先进模范,形成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一、培育先进典型成效

    在近年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宁化县把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学习典型,作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激励的有效抓手,注重挖掘群众生活中的凡人善举,用群众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的身边人、身边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典型示范,积极培育和发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意义和重要影响的先进群体和先进个人。其中,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有每年为逢十老人举办集体寿庆的城郊乡东片老年长寿协会,有把传统宗祠变为公民道德教育课堂的巫罗俊怀念堂,有把改过样大吃大喝为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修筑通村公路的水茜儒地村民小组,有出书庆寿的宁化老年书画协会,有夕阳红艺术团团长巫瑞才,有义务计生宣传员黄瑞海;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先进典型有捐资数十万修桥修路的“兄善组”,有编外村长张新财,有长期关怀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杨洪瑞,有把子女用来办寿宴的七万元用来捐助贫困学生的张子民,有情系下一代的宁化关工委老同志,有组织师生开展的“一分钱献爱心”活动的宁化一中,以及地税局、烟草公司等扶贫助困先进集体;孝老爱亲典型有与瘫痪丈夫十余年不离不弃的李玉香,有丈夫死后坚持照顾公婆的陈容秀。此外,还推出了李新发、张伙根等见义勇为典型,巫才香、张永福等爱岗敬业典型,刘惠兰、刘惠玉等自强不息典型。特别是2005年,宁化县推出了时代先锋张仁和这一重大典型。

二、培育先进典型做法

    1、立足资源抓教育。宁化县是客家祖地、红军长征出发地,被誉为“苏区乌克兰”,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是宁化县深化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在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工作中,宁化县充分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加强文化遗址修缮保护力度。努力克服财政困难,投入上千万元,建成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广场,改造完成北山革命纪念园,加大对原红军医院等革命遗址的保护力度。同时,着手策划启动世界客属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石壁客家祖地二期开发两个亿元项目建设。进而依托北山革命纪念园、客家公祠、张仁和事迹陈列室、红军医院旧址、红军烈士墓、红土地广场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弘扬客家精神、苏区精神、红军精神、长征精神作为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有力抓手,广泛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例如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通过开展CCTV《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宁化出征仪式,“情系长征路--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宁化站)活动,举办“红土地上好儿女,长征精神传承人”万人签名活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送别”纪念邮票首发式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坚定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主题活动提素质。以“文明伴我行,争当好市民”为主题,坚持开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行动。组织县文明市民学校讲师团教师,深入各文明市民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形势政策、法律法规、心理健康、卫生保健、群众文艺等市民教育。围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活动,开展了公益广告征集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社会主义道德实践,兴起公民道德建设热潮。同时,把“公德巡查、道德评议、美德夸奖”活动引向农村,进一步推广宣传城郊乡东片老人长寿协会集体祝寿、巫罗俊怀念堂“先进文化进祠堂”、石壁镇“婚育新风进客家”、安乐乡创办新型庙会等农村文明新风典型,引导农村群众树立乐观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

    3、先进文化熏陶人。围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拍摄《一本珍贵的红军号谱》、《宁化,长征从这里出发》、《伟大长征》等数十部电视专题片,制作发行《宁化—苏区乌克兰》光盘、《中央苏区乌克兰,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邮册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明信片等一大批宣传教育资料,开办“中国宁化在线”网站。每年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2007年举办首届海内外巫氏文化节和纪念黄慎诞辰320周年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黄慎学术研讨会,当前正着手筹办2009年“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第三届四次年会”,积极申办2012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4、宣传教育造氛围。一是加强道德规范宣传。定期向各乡镇、各社区、各单位发放《市民教育读本》,编印宣传创建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创建文明县城宣传母报》,组织省、市文明单位及县指导委成员单位在城区主干道统一制作沿街护栏创城公益广告120多块,涉及城区主干道200余米,形成了公益广告一条街。在公民道德宣传日期间,组织省、市级文明单位、参赛行业和县指导委成员单位统一制作公民道德建设跨街宣传标语,印制《创文明县城,做文明市民》等宣传材料。二是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在县有线电视台开辟“知荣辱、明是非”专栏,连续播放“八荣八耻”基本内容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及时报道社会各界树立和践行“八荣八耻”的工作动态。举办了 “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演讲比赛、社区文艺演出、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在各乡镇和文明单位醒目位置设置有“八荣八耻”宣传牌,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三是加强文明市民教育。成立了县一级文明市民学校,在各乡镇、各社区和县直机关各党委设立文明市民分校。成立了县文明市民学校讲师团,聘请了党校、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司法局、计生局、文体局等单位的28位业务骨干为讲师团教师。定期在各单位、社区举办文明市民教育培训活动。

三、培育先进典型思路

    1、科学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要求。引导各级各部门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认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一是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推动全县文明进步的灵魂工程,把公民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全县广泛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通过道德建设凝聚民心,提升士气,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二是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利用文明市民学校这一平台,在全县组织开展以“新时期?新道德”为主题的市民论坛活动,让市民讲自己心里话,议自己身边事,解自己周边难,从而加深对道德建设认识,为社会和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工程。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重视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投入,还要十分注重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思想道德建设。

    2、深入挖掘公民道德建设的人本内涵。把教育人、启迪人、鼓舞人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以弘扬“三德”为重点,着力体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一是切实抓好家庭美德教育。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范围,开展“邻里节”、“十星级文明户”、 “五好家庭”创评及“好媳妇”、“家庭贤内助”评选等生动活泼的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关系,增进家庭和睦,促进邻里和谐。二是切实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殊性要求相结合,对领导干部突出“人品官德”教育,要求各级领导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行业职工突出“爱岗敬业”教育,针对不同行业,制定和完善行业规范和职业守则,大力开展“服务承诺公示”、“十佳”评选和“示范岗”创建活动;对社会其他从业人员突出“诚实守信”教育,引导他们合法经营、文明创业、诚信服务。三是切实抓好社会公德教育。注意“抓早”、“抓特”、“抓小”。“抓早”就是从娃娃抓起,着重抓好未成年人教育,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净化成长环境,开展礼仪教育,让他们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抓特”就是突出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以社区为阵地,以《文明市民读本》为基本教材,帮助他们知晓市民文明守则,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操守。“抓小”就是从“凡人小事”抓起,倡导每个市民自觉遵守交通秩序,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营造浓厚的社会文明风气。

    3、正确引导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零距离”为要求,努力探索贴近公民的道德建设新途径:一是培育典型,树立道德建设标杆。坚持在活动中培育、在宣传中促进、在激励中强化,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广大群众受到鼓舞和激励,自觉陶冶道德情操。二是丰富载体,筑好道德建设平台。狠抓硬件设施建设,继续抓好文化场馆建设,为广大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提供广阔舞台。进一步宣传推广“道德银行”、“义工俱乐部”等道德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三是彰显特色,打造道德建设品牌。发挥宁化先烈多、文化名人多、模范人物多的优势,把公民道德建设与革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继承、先进模范学习等内容结合起来,与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县城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系列活动。

责编:赵舒文

 
 宁化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音乐会 10-09
 宁化县部署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月活动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