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江西上饶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珠联璧合
文明风   |  时间: 2008-11-1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明网
 

  这是一片流淌着江西上饶文明的土地:在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野生稻和栽培稻植硅石标本,以及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饰纹圆底陶罐,江西上饶万年由此成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这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洞穴:洞内钟乳石质地纯净、色泽如玉、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全长470米的神农河曲折清幽、色彩斑斓,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下河"。位于江西万年、弋阳、乐平三县(市)交界处的万年神农源(仙人洞)风景名胜区,包括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遗址、大赦庵和神农宫等5个景区,总面积为43.13平方公里。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乘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4A级景区的春风,正逐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项目架起发展金桥 宣传实现声名远播

  "打好稻作文化牌,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设施、条件和发展机遇,使旅游业向产业化、精品化、人文化方向发展,为创造开明开放、诚信和谐、务实创新、奋发图强的新万年作出更大的贡献。"去年12月,该县县委书记陈荣高来到神农源景区调研旅游开发工作,为景区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吹响了号角。神农源管委会牢固树立项目是载体的理念,以项目建设推进景区建设。其中以稻作文化为主题的稻作文化园建设项目紧紧围绕国际稻米城建设而展开,投资总额约5.5亿元,主要功能区分稻作区、制陶区、花卉区、渔猎区、农具展示区、工艺品区、演艺区等七大区域及其它附属建筑(博物馆、大门、停车场、商贸中心)。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丰富景区的旅游内容,改变广大游客上午来、下午走的现状,推动该县建成旅游目的地。同时,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和知青家园建设项目也将进一步提升整个景区的品位和档次。

  "酒香也怕巷子深。"被中外有关专家誉为在考古价值上可与陕西兵马俑考古发现媲美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却没有成为支柱旅游产业。宣传力度不够是一重要原因。为此,该景区下大力气、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着力提高景区知名度。他们首先利用参加旅游交易会、展示会等活动,通过印发宣传画册、宣传灯布等形式,大力宣传景区。同时,在高速公路、昌万公路和进县城主要路口等地设立大型广告牌,在县各大宾馆、旅行社、商场等设立宣传橱窗,引导来万年县的各位朋友前往景区观光游览。景区管委会还借助各类媒体这一有力平台,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妙用"加减法" 恢复景区原生态

  在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的同时,乱采乱伐、不文明观光等破坏景区环境的行为却时有发生。"神农源景区既是万年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是大自然造化之精华。保护好这些无与伦比、不可再造的旅游资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万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程文表示,将把保护和恢复景区原生态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其实,神农源(仙人洞)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加大景区生态保护力度。管委会刚一成立,就确定了"保护做加法,开发做减法"的保护理念,以省政府批准的《神农源(仙人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总纲,建立了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地段详细规划、节点详细规划4个层次和区域类、分区类、单体类、专项类4种类型的完整规划体系,逐步把以往单一的视觉景观保护更多转向生物多样性保护,变点状保护为网络式保护,变景区内保护为区域联动保护,变绝对保护为平衡保护。先后投入近100万元在景区植树造林,以改善生态环境,并建成了吊桶环遗址的防洪排水工程。另外,投资100余元建成了"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展示馆",以图片、文字、出土文物复制品等展示遗址的考古价值,增强了景区各村庄、1.4万群众对遗址的保护意识。目前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还建立景区与周边村庄护林防火联防机制,对景区内古树名木逐一建立保护档案,实行分级挂牌管理,邀请专家定期"体检"。

  为保护景区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在适度开发利用时,坚持规划先行,对已有的污染环境、破坏景观、妨碍游览等不符合规划的建筑和设施,依法限期治理或者关闭、搬迁,凡在建的项目,全部实施全程跟踪管理。今年以来,先后关闭小型石矿、小型竹制品企业4家,有两户违规建房被拆除。(余新建)

责编:蔡意

 
 江西赣州市着力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10-30
 江西上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 11-10
 江西赣州市章贡区开展"十佳和谐好邻里"评选活动 11-03
 江西贵溪先进文化成农村发展新“引擎” 10-29
 江西石城县"文化福利"惠民促和谐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