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重宣传、管理、实践三种途径,完善务实高效的工作举措
(一)注重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在各新闻媒体开设未成年人专题、专栏,制作、刊播一批有益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公益广告和节目,专访、通讯、宣传一批先进典型,为未成年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完善少儿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推介相关政策,注重未成年人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刊播,在全社会营造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
(二)注重管理,强化行为管制
一是加强社会文化环境的管理整治。加强网络管理,开展"健康上网、上健康网"活动, 开展"文明上网,从我做起"万人签名活动,开展 "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专项行动"。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加大整治工作力度,大力扫除淫秽色情出版物,专项整治各类淫秽色情"口袋本"图书、音像制品、游戏软件以及有害卡通画册和"粗口歌"等非法出版物。二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管理。采取生动多样的形式组织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等有关法律条款,结合他们的思想实际,开展遵纪守法和道德操守教育。抓好启蒙教育,开展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直观、生动、具体的教育中得到启迪和教益。
(三)注重实践,强化道德养成
一是开展系列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组织开展以"国旗、国徽、国歌"、"礼仪、礼节、礼貌"、"和谐、爱心、互助"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春蕾计划"、"雏鹰奖章"、"手拉手互助"等实践活动。二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今年以来,围绕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学习活动,深入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体验亲情"感恩体验活动,在社区和农村开展"爱心奉献"实践活动。
五、关注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流浪儿童三类特殊群体,实施以人为本的关爱工程
(一)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
在全市全面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下发《关于在全市推广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的工作方案》,在校内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制度,要求每个教师要清楚知道"留守孩"的基本情况、代管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办法;班主任要多与"留守孩"谈心交心,多到"留守孩"家中进行家访,学校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教师要定期与"留守孩"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孩"的代管人沟通,定期与校外义务辅导员沟通。在校外建立"一组、一员、一中心"工作机制,组建校外学习小组,聘请校外义务辅导员,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创办"留守孩"托管中心,着力建设充满人性关怀的"留守孩"教育管理体系。"留守孩关爱工程"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一等奖,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评为创新案例特等奖。
(二)实施流浪儿童救助工程
建立健全流浪儿童救助网络,建立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县(市、区)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站等救助机构,健全流浪儿童生活、教育、管理、返乡和安置等保障制度。健全社会福利院、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加强对孤儿的帮扶救助,确保孤儿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三)实施辍学未成人帮扶工程
在义务教育之外,每年有不少的未成年人流入社会,为加强对这一群体的教育帮扶,近年来,赣州市积极探索辍学未成年人的教育帮扶工作,大力实施辍学未成年人帮扶工程,对辍学未成年人,采取免费组织参加技能培训,让其接受基本技能教育的方式,帮助其掌握一技之长,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不少县(市)专门建立辍学未成年人继续教育学校,对辍学未成年人采取免费培训、免费提供食宿等形式,组织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
责编: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