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
2005年厦门摘取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时,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就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他表示厦门将以更高的标准继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为此,市委、市政府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文明创建点评会,查找问题,落实整改责任。点评会通常分两步进行,一是事先不通知检查路线,突击检查,现场点评;二是将事先“偷拍”的录像在会上曝光,不留情面,公开点评。
像点评会一样,厦门通过建立健全领导责任、社会参与、点评考核、指数监测等机制,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以及“相互衔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约束链”,形成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
在思明区顶澳仔路,记者看到,清幽整洁的老巷里,咖啡屋、时装店等商家点缀其中,文明之风扑面而来。这里居民楼挂着的“卫生保洁责任牌”也格外抢眼。据介绍,思明区在文明创建中探索出的卫生保洁“亮牌管理”、城市执法“9+1”等模式,效果明显。
负责顶澳仔路31号楼卫生保洁的林跃民说:“我的姓名、责任范围、监督电话都写在牌上,哪里卫生出问题,马上就会有人找,偷懒不得。”
在文明创建过程中,厦门先后出台70多项涉及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实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三同步”。
文明市民造就文明城市
4年前,一个集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物品,让困难群众各取所需的“爱心超市”,在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应运而生。如今,厦门所有街道都建立了爱心超市、博爱超市,并衍生出爱心网校、爱心助学、爱心圆愿等多种形式,覆盖范围也从帮扶辖区困难群众扩大到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成为广大市民奉献爱心的大平台。
记者来到位于长青社区的嘉莲街道爱心超市,五排货架装满了调和油、挂面、衬衫、儿童玩具等,10多名群众正在细心挑选。“这里的食品、用品全部是单位、个人捐赠的,从未断过货,政府也从未掏过一分钱。”嘉莲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谢水宗说。
没有文明市民,就没有文明城市。厦门十分注重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热情,让市民在参与中提升素质、共享成果。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厦门爱心超市累计受赠约124.5万件物品,价值约2288.07万元,共向47.2万人次发放119.5万件物品,价值约2215.87万元。
困难群众、老年人、未成年人在厦门备受关爱。在湖里区的金尚、金山等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组成志愿者,与“空巢老人”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平安铃”快捷联系通道。老人只需拨打简易的“平安铃”号码,很快就会得到志愿者的帮助。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据了解,目前厦门有近20万名注册志愿者,常年开展交通督导、环境保护、义务献血、帮孤助残、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也加入到志愿者行列。而活跃在大街小巷的“老妈妈帮教队”“老警察巡逻队”“老年人‘除癣’队”更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已在华福社区义务“除癣”8年的67岁老人俞璟说:“我每天都要带着铲子在社区转上几圈,见‘癣’就除,既锻炼身体,又美化环境。”他还将除下的小广告制作成一本本《集“癣”册》,交给城管部门作为执法依据。目前,仅华福社区的“老年人‘除癣’队”就有近40人加入。
“大小事情,事事关乎厦门文明形象;新老市民,人人肩负文明建设责任。”厦门围绕创建开展的“和谐邻里节”“四德建设同参与、共建文明迎奥运”“文明办网、文明上网”“道德模范评选”军民共建文明城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驻厦官兵、青少年参与创建热情,使文明创建深入人心。
今年初福建省城调队在厦门发出1000份问卷,在“您是否同意厦门继续申请参评全国文明城市”一栏中,1000份问卷给出的答案全部是“同意”。如此雄厚的民意基础,正是厦门文明创建持续推进的不竭源泉。(记者 卢志勇)
责编: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