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行业扫描
福建永安:电力老人带我们走进天然电力博物馆
文明风   |  时间: 2008-10-17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新中国永安供电事业:引领永安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1950年1月,永安解放,同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永安专员公署派肖冠英、史九根、高家煅等3位干部接管永安电厂,永安电厂成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此后,永安电力和供电事业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如今已经退休的老郭常常向晚辈的后生们提起当年艰苦创业的情景:“过去我们在桂口水力发电所时,做为外线工的我,单位给我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板车,拉电杆、竖电杆、架线等等,都靠这辆板车,也靠我们自己干”。

    1965年永安火电厂在永安城郊黄历村筹建35千伏变电站,翌年,郭维铁调到黄历变电站工作,直到临近退休的1996年。郭维铁和他的妻子张佛好,在那里一干就是31年,那时的黄历变电站成了远近闻名的“夫妻变”。 1996年,为了满足永安工农业用电需求,黄历变电站电压等级由扩建为 220kv,由于郭维铁办事认真负责,他被抽调参加黄历变电站扩建的基建工作,他们夫妇在黄历变电站时,连扫地、除草这些本来可以雇工的杂活都是他们夫妻俩自己干,郭维铁的爱岗敬业精神令人感动,1977年,他被授予省劳模称号。

    电力老人的回忆,让我们了解到了解放初期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永安供电事业的发展足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1957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永安人民在永安南塔下安装了二台柴油发电机组100KW+200KW。1958年,人民政府开始筹建永安火电厂2X3000(1500)KW,1961年投产发电;1962年,做为永安电力和供用电事业的主要机构——永安电厂并入永安火电厂,改为永安供电所。1982年1月,按发电和供电分离原则,永安供电所划归三明供电局。1989年7月,永安供电所由科级编制升为副处级编制。1991年6月1日,永安供电所更名为永安供电局,隶属于三明电业局。

    从解放初期到1978年,永安的供电事业发展始终伴随着永安经济发展的步伐在起伏上升,引领永安经济发展。1968年以后,永安是福建省的“小三线”建设重点,期间,先后建成了黄历变电站、城关变电站和坑边变电站等3座省属变电站。1968年3月,永安第一座35千伏黄历变电站投产; 1995年,黄历变电站改建为220千伏变电站。1971年8月,110千伏坑边变电站建成投产;1976年5月,35千伏城关变电站建成投产。“这些变电站的建成,搭建了新中国永安供电事业的基础”,郭维铁说。

改革开放30年:永安电力成为海西繁荣带上的璀璨明珠

    说起永安电力的飞速发展和变化,郭维铁如数家珍:“从当年的桂口水力发电所到如今,永安全市共有小水电站180处335台 118028千瓦,每年完成小水电发电量3.5亿千瓦时以上,该市的小水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总量双列全国第一。水电站的数量和装机容量在增多,而且并入了大电网;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农村电力的普及已经把30年前还时常有人在用的煤油灯如今只能在追求仿古风情的民间婚礼上看到了”,郭维铁说。

    从电力老人的回忆中,笔者看到:70年来,永安的电力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仅一个桂口村就建有5座梯级电站,合计装机容量4350千瓦,现在仅桂口村的其中一座水电站的的装机容量就超过了当时全省最大的桂口水电站——桂口水力发电所。

    顺着郭维铁等电力老人的记忆提示,笔者的脑海里呈现出了这样一段亲身经历的往事——

    一条小溪,一座小瀑布,拦成河坝后靠着一根大小不同的铸铁管,推动着10千瓦、或20千瓦、50千瓦……等装机容量不等的小水电,供应着每一座小水电附近的自然村落的农民用电。

    傍晚时分,一位卷着裤管下田的农民提早收工了,沿着溪流、沿着依山而建的水渠,沿着陡峭的山路,这位刚才还在田野上耕作的农民走近了瀑布下游的一座砖瓦房。

    这位农电工赶到时,砖瓦房的木门外已经等候了几位挑着稻子来到这里准备碾米的农民。

    当农电工用钥匙打开木门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台蜗牛式的水轮机,水轮机外露的皮带轮上紧紧抠着三条三角皮带,水轮机的南侧是一台由水轮机带动的碾米机,北侧是一台由水轮机带动的发电机。虽然太阳已经落山了,天色将逐渐暗下来,可是农电工顾不上给村民发电供电,因为,他面临着的第一个任务是必须先用这个水轮机给几位走了2公里路前来碾米的村民碾米。

    戴上手套,农电工先把套在水轮机与发电机之间的皮带卸下来,继而又用另一套皮带套在水轮机与碾米机之间。

    当碾米的农民在碾米机的漏斗上装上稻谷后,农电工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比脸盆略小的水闸,水轮机便开始飞速地旋转起来,当把几担摆在眼前的稻谷都碾成大米时,农电工借着油柴火篓,关紧水轮机的闸门,卸下了水轮机与碾米机之间的皮带,继而又给水轮机与发电机之间套上皮带。
 
    当农电工再次小心翼翼地逐渐打开那个方向盘式的水闸轮时,机房里开始有了电灯,机房里的小小配电盘上仪表指针在逐步变化,经过一阵观察,农电工合上了送电开关。昏暗的山村里,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光。
   
    由于那时的小水电大多“自给自足”,只为本村安装使用,遇到丰水期,夜里的灯光可能突然变亮,一连烧掉几家农户的白炽灯灯泡;遇到枯水期,灯火忽明忽暗,甚至经常半夜停电;而毗邻的另一个小山村,却还靠点煤油灯照明。
 

 
 永安供电局QC小组获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10-09
 永安发电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强队伍树品牌增效益 08-19
 永安供电局:无私奉献保供电 凯旋回归受表彰 10-15
 永安市安砂水力发电厂:百日攻坚吹响党员奋进号角 10-15
 永安供电局员工国庆期间坚守岗位做贡献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