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红色革命老区。“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这首《如梦令?元旦》是毛泽东对如火如荼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这里,是一座文明、开明、清明的创新城市。二十四年前,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
在这里召开,推广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揭开我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序幕。
这里,被誉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区域之一的“绿海明珠”。森林覆盖率达76.8%,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21个,自然保护区11个。
群山环抱,林海苍茫,一河两岸,水映山城。在二十多年精神文明创建的历练中,三明市正以崭新的面貌,诠释山区文明城市创建的丰富内涵。
办实事改善民生基础
近年来,在主动融入“海西”建设中,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以群众受益为根本动力,把创建文明城市办成一项群众满意工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强大合力。1999年、2002年、2005年,三明市3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谈及文明城市创建,三明市委书记黄琪玉一直这样强调:“创建文明城市是加快发展之策,和谐建设之需,也是顺应民心之举,更是执政为民之要”。
向(塘)莆(田)铁路开工建设;泉(州)三(明)高速公路三明段开始路面施工;三明机场完成飞行区和航站区“三通一平”工程;农村公路改造、硬化完成1282公里,硬化路面通村率97.3%……这些仅仅是三明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部分。
熟悉三明的人都知道,三元城关步行街是市里最美的商业中心。但是,在两年前,这里的路面还是坑坑洼洼,占道经营十分严重。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市民们经过这里时,往往是雨天一身泥水,晴天一身尘土。2007年,三明市政府及三元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这里进行改造。现在这里再也看不到污水横流、占道经营现象。
为了聚集全市力量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明市成立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市领导狠抓“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六大环境建设。
两年来,市区路网改造共投资14578万元,新建改造道路面积21万平方米;实施市区“南拓北扩西进”,市区企业“退二进三”,进一步优化城乡发展环境;实施山川秀美计划,完成对8个污染源治理;实施沙溪河园林绿化工程,形成“一街一树,一路一景”的绿化景观。2007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8%、沙溪市区段水质达标率100%;绿化面积达6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90%。
用幸福创建和谐生活
“文明城”、“林权改革”、“万寿岩遗址”……自7月1日以来,由三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三明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市民通过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积极发表看法和建议,推荐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名片”。通过这次活动,既反映出三明的自然、人文、历史与现实,也体现出三明的形象、气质和品位。
在三元百货超市里,崇宁社区特困户林丽华选购好大米、酱油、醋等。和普通顾客不一样,她是用“爱心购物卡”结账。
2004年,三明市区一些社区自发成立了爱心超市,然而由于资金来源不稳定,不少爱心超市难以为继。为建立爱心救助长效机制,2007年9月,三明市把爱心超市升级为爱心合作社,覆盖市区47个社区,确定10余家定点超市,从全市低保户中筛选出700户特困户,每月资助50元。
“坚持突出为民、体现‘民’字为先”,全市建立起城乡贫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均参加率达86.7%。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率先建立援助农村“一户一就业”长效机制。
“万村书库”、“希望书库”建设和“百乡千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取得实效;地方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相继完成三明市博物馆、三明市精神文明展览馆改造和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宁化、清流、明溪、泰宁、建宁等五个原中央苏区县,分别与泉州市的五个区、市开展山海协作、结对共建。
打造文明社区
“培养一流的市民素质、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构建一流的社会秩序、创建一流的服务水平”。
近年来,三明市每年都坚持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系列活动,通过开展荣辱观主题教育、“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规范伴我行、争当三明好市民”等一系列活动,带动市民整体素质的提升。
目前,三明市委、市政府共为社区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98%的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向社区群众开放内部设施,15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经常活跃在社区开展服务。
文明之风吹拂三明。三明市涌现出十佳文明市民、十佳先进集体等各类先进典型。在全国首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曾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抢险救援勇士”荣誉称号的郑忠华烈士、永安市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刘惠芬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荣誉称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三明的人居环境、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更加美好!(记者 章文秀)
责编: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