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福州市街头巷尾,无处不感受到诗画般的意境。悠悠闽都,海滨邹鲁;旗鼓巍巍,闽水泱泱。三山两塔,三坊七巷;高楼林立,古巷悠长……好一座滨江滨海的生态宜居城市!
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660多万勤劳智慧的福州人,传承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执著追
求现代文明。1999年、2003年、2005年,福州市连续3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创建文明完善机制
福建省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号角吹响福州大开发、大建设的序曲。福州市委、市政府把握机遇,推动“东扩南进西拓”、沿江向海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滨海生态城市。
在中央文明办提出评选表彰新一轮全国、全省文明城市的要求后,福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强调,创建工作既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竞争力,又要使之惠及广大市民群众。
从2007年开始,福州的13个县(市)区全面推行绩效评估。今年又将评估范围拓展到市直12个试点部门,有效发挥了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对此,福州世茂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设计经理林希很有感触。2007年,福州市率先建成开通了网上审批和效能监察系统,建立了集网上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咨询和网上效能监察于一体的电子政务平台。全市49个审批部门的423个审批项目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并接受监督。“两周不到就领到了施工许可证,现在办事真是快捷。”林希说。
夯实基础惠泽民生
“创建为了百姓,创建依靠百姓,创建的成果由百姓共享。”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思路,夯实文明城市的民生基础。
从2007年秋季开始,凡在福州市市区或县级城关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接受9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女一律免交借读费,这些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工程建设等一批项目,保障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和农村教师待遇。
全市已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功能比较完善的疾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出台《农民工住院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覆盖全体从业人员,建筑、矿山等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全部纳入了工伤保险范围。2007年4月6日起,市区460座公厕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
“市长接待群众日制度”的建设、市长公开电话的开通、便民呼叫中心12345的运作,加强了市民与政府间的距离;实施“畅通工程”,开展“文明交通伴我行”活动,营造出良好的交通秩序;创建“平安福州”,让夜晚出行的市民备感安全……
在这一项项扎扎实实的民生工程背后,是福州市政府的财政大投入。仅2007年度,福州市本级财政集中统筹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就达42.88亿元,占总支出的37.5%。
优化环境激发活力
近年来,福州市民惊喜地发现,每年进入12月以后,大批黑脸琵鹭就会飞到闽江口越冬。日前,闽江口湿地作为全省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鸟类的天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闽江口湿地的变迁只是福州近年打造宜居城市的一个缩影。2006年开始,福州市大力实施城市亮绿工程。市区大部分公园免费开放,温泉、金牛山等公园成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南北江滨公园有全国最长的滨水景区和一流的园林绿化、城市雕塑。
福州市积极推进上游闽清、永泰、闽侯流域内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企业及畜禽场搬迁或转产,实施虎溪、环东张水库截污工程,从源头上保证水源的洁净。同时,进一步加大内河整治力度。
山环城,城含水,“显山露水”工程使市民享受回归自然的温情。
心的文明新的城市
经过4个多月的征集评选,10万网民共同参与,福州先贤、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最终从1700多条应征表述语中脱颖而出,获选福州城市精神表述语。
福州城市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为福州市公德教育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每当夜幕降临,无数市民自发汇聚到“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温泉公园,激情欢快的歌声此起彼伏。如今,各大公园、广场的活动阵地有30多个,城门、闽侯等地出现了乡村版“激情广场”活动。
连续四届的拗九孝敬日活动传承了敬老孝亲美德。在七夕举办的邻里节,以蚕豆、芒果、黄丝带等小小物品传递浓浓的邻里情。读书月活动,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
通过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福州市省、市级文明单位达383个,涌现出军门社区书记林丹、民俗专家方炳桂、福州二化退休工人马长白、仓山区疾控中心副主任陈善林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继承传统发扬光大
在千年文明的传承中,福州人又喊出建设文化强市的响亮口号。发掘昙石山文化,探寻海洋文明的摇篮;开发三坊七巷文化,改造八一七路历史文化中轴线;打造寿山石文化,让闽中瑰宝大放异彩;建设船政文化城,弘扬敢闯敢拼的福州精神。
如今,在福州,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先后建成金山文体中心、上街大学新区、闽江公园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修复了一批历史人文景观;十番音乐、脱胎漆器、软木画等民间艺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成果丰硕,今年上半年,《王茂生进酒》获省水仙花戏剧剧本奖一等奖。闽剧《兰花赋》、《红豆缘》等剧目屡获国家大奖。
群众性体育活动日益普及,竞技体育水平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福州代表团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总分排名第8,金牌数创历史新高。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带来优美的环境、文明的市民、和谐的社会,更有势头强劲的发展态势和与时俱进、奋勇争先的壮志豪情。(记者
章文秀)
责编: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