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社区和谐 社稷昌盛 大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巡礼(下)
文明风   |  时间: 2008-09-23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以石油工业而誉满天下的大庆市,是共和国的功勋城市。但与其他城市一样,在她庞大的骨骼下,是一个个社区“板块”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细胞;她的光环和精彩背后,也离不开那些“婆婆妈妈”的日常琐事。

  “大发展从做好小事开始,共建文明城从社区抓起。”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大庆市坚持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以与群众联结最密切的社区为主要载体和舞台,让城市居民成为创建活动的“主角”。

  “城市文明,人人有责,人人受益。”在大庆市的许多社区走访,耳闻目睹的是市民们对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的认同和他们的参与热情。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互助友爱的故事、灿烂明媚的笑脸,让人久久回味。

  70岁大娘当上腰鼓队员

  9月,一个晴朗的下午,大庆市让胡路区乘风街道东湖第五社区门前广场上热闹非凡。民乐伴奏下,老年舞蹈队在排练藏族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新成立的腰鼓队十几位队员在队长张晶石的组织下认真演练。

  “除了这两个队,社区里还有秧歌队、太极队、小合唱团等五六个团体,成员有200多人,全部是本社区居民。腰鼓队的一位大娘今年都70岁了,身手一点都不差。”58岁的张晶石一边擦着额头的汗珠,一边与记者攀谈。

  东湖第五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王忠慧说:“这些社区文艺队平时差不多每天都组织活动,现在是为参加区里的国庆节文艺汇演加紧排练。”

  大庆市委宣传部部长郑新英告诉记者,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大庆市所有社区都建立了自己的文化队伍,在册的业余民间文艺团体有260多个。“它们大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活跃了社区氛围。健康的文化占领了社区阵地,使文明新风尚成为主导。”郑新英说。

  在萨尔图区万宝社区活动室,工作人员正在把居民借阅归还的几本图书摆放到原来的位置。“这个图书角有4000多册图书,其中有生活常识类的,也有很多中外文学名著。居民可以借回去,也可以在这里阅读。”这位工作人员说。

  在萨尔图区的奔二社区,一年一度的“邻里节”是居民们的专有节日。各栋楼的“楼长”负责张罗,居民自制拿手菜凑到一起,吃大桌宴,放老电影,卡拉OK联欢,载歌载舞,一派祥和。谈到“邻里节”,一位退休干部激动地说:“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和万事兴啊!”

  住进社区就再也不想搬家了

  有亲友来访的时候,东湖第五社区阳光家园的居民们都喜欢带着客人到小区的吉祥物——“辉辉”前拍照留念,因为这里是黑龙江省第一个拥有自己吉祥物的小区,小区的名字也是大家一起确定的。

  “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一切为了居民满意,是大庆社区建设和服务的首要原则,也是全民共创城市文明的具体体现。”郑新英说,“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归根结底是要为百姓办实事。社区就是一个个窗口,透过窗口可以反映出城市整体文明建设水平。”

  萨尔图区奔二社区有许多离岗自谋职业和离退休党员,党支部定期举办党组织活动,并按照“职业相近、特长相似、休息日相同”的原则组建了“党员义务服务队”,党员们踊跃参与社区的文明建设活动,并成为带头人。汶川地震后,正在住院的72岁老党员孙升委托老伴儿专程回社区捐了100元钱。

  “眼往脏处看,脚往脏处走。”东湖第五社区保洁队长宋淑芳一边给新来的两位保洁员做示范动作,一边给她们讲解保洁工作的“秘诀”。宋淑芳说:“咱们管的是社区的脸面,一点儿不能含糊。”一次,一位外来参观者较起了真,在东湖第五社区转了20分钟,愣是没有找到一处脏污的地方,这位参观者心悦诚服。

  社区的物业服务联系着家家户户,是最容易出现“摩擦”的地方。在大庆的社区里走访,记者听到更多的却是赞扬声。

  一天,东湖第五社区维修队长朱国梁接到一个电话:一个居民的项链掉进了自家洗手池的下水道中,问能否帮忙找回来。虽然这类事情并不在物业维修正常的业务范围之内,但朱国梁二话没说带着工具赶到那位居民家里,花了40多分钟时间把项链完好地“营救”出来。

  78岁的陶丽华老人1962年随丈夫从西北来到大庆,亲眼见证了大庆的变迁。回想起自己当初住“干打垒”、几十年里十几次搬家的经历,老人感慨地说:“现在对社区一百个满意,再也不想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