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最赚钱的商品
《风中少林》在摘取各种奖项的同时,也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如今已在国内外连演百场不衰,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300万元。《云水洛神》和《清明上河图》(青春版)一经推出,也商约不断。
郑州歌舞剧院院长张向荣说,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打造艺术精品,同时还要将之做成中国最赚钱的商品,走出一条以剧目生产带动剧院建设、打磨精品与营销商品并重的创新之路。
基于“精品和商品并重”的理念,《风中少林》等作品从创作时起,就注重艺术作品的商业设计,针对市场进行整体包装。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文化传播公司,一方面跟踪了解舞剧的市场反响,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舞剧宣传、包装的筹备;一方面研究国内外演出市场,研究配套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精心塑造市场艺术品牌,需要在每一个细节上做文章。从节目单的设计、纪念品、演出道具到演出场所,以至演员本身都视为商品的一部分;在营销环节上,对宣传物品、演员服装、佩饰、卡通T恤衫、剧场环境、媒介广告等精心设计,就连观众入场的环节也与剧目形成互动。细节上匠心独运的策划,使观众未进入剧场或走进剧场就进入舞剧氛围,帷幕未开,感染已至。
每逢演出,剧场外演员的统一服饰、整齐队列、言行举止也成为《风中少林》流动的宣传品。《风中少林》在北京首场演出时,他们把第一次集体亮相选择在了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演职员统一的武僧打扮十分抢眼,被广场上的游人团团围住。另外,从演出驻地到剧院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每次演出他们都是列队走过,成为“马路景观”,使过往观众对《风中少林》充满期待。
在郑州演出时,一家企业看中了《风中少林》的品牌效应,用200万元一次性买断了它5年国内巡演节目单和入场券的附带广告资源。
艺术产品生产要规模化
齐岸青说:“艺术产品生产要规模化,就要敢于‘一鱼多吃’。”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郑州歌舞剧院在文化产品生产、衍生产品开发及其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产业化之路。
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郑州歌舞剧院为《风中少林》设计了演出道具、艺术形象等多种产品,演出时在剧场外销售。同时,对《风中少林》进行了19项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在设计制作传统工艺纪念品的基础上,将剧中人物设计成卡通形象,制作动漫节目以及后期产品的开发,准备制作音乐CD、动漫和少林武术题材的游戏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
随着《云水洛神》舞剧的上演,与舞剧共生共存的衍生产品也随着舞剧的不断升温,销售一路走高。
此外,《云水洛神》、新版豫剧《美兮洛神》和国内首场为舞剧量体定制的大型动漫展《云水洛神》相继问世。《云水洛神》的系列图书、插图版《云水洛神》、工笔重彩画册《云水洛神》、连环画版《云水洛神》、中篇小说《云水洛神》也即将上市。(记者 桂娟)
责编: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