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大连"共享蓝天"行动保障流动儿童教育平等
文明风   |  时间: 2008-07-04   |   文章来源: 大连市文明办
 

    大连市甘井子区现有92所中小学校,学生9.1万名,其中流动儿童34473人,占学生总数的38%。为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近几年来,在甘井子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甘井子区妇联、区教育局及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区实施了以关爱流动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共享蓝天”行动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深入基层,摸底调查,了解把握流动儿童的现状

    为切实落实好“共享蓝天”行动,甘井子区妇联、区教育局及全区学校联合对辖区内流动儿童进行了现状调查。调查中发现,全区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相比有“三大差别”:一是地区差别,流动儿童来自四面八方,几乎含盖了全国各地;二是基础差别,受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习状况参差不齐,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学过英语、计算机;三是年龄差别,由于全国普及义务教育程度不一,有些适龄儿童没能及时入学,致使一些同年级的学生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别,同班同学有的年龄相差8、9岁。同时有些流动儿童身上存在“三不”现象,即“不愿学习”“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建立健全机制,保证全区流动儿童“有学上”

    1.建立决策机制,完善领导机构。甘井子区区委、区政府把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平等受教育权利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和民心工程。每年召开2-3次未成年人教育保护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等重点问题,使流动儿童教育纳入全区工作重要议程,各项措施切实得到落实。

    2.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甘井子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明确规定“区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仅2000年到2005年对教育投入连续6年保持增长态势,教育支出占区财政经常性收入的34.87% ,2007年教育全口径投入达5.1亿元,其中,近40%的教育经费用于确保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从2005年起每年设立扶贫帮困资金100万元,用于贫困流动儿童生活补助。

    3.克服困难,确保流动儿童及时入学。甘井子区认真落实流动儿童就地就近入学的政策落,想方设法克服校舍紧张等困难,在南关岭、辛寨子、大连湾等流动儿童积聚地区,一些学校将专业教室、教师办公室腾出来接纳流动儿童入学,有的学校在校外临时租借房屋作教室使用。对于确实无法就近入学的,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到相对较近的学校入学。到目前为止,全区没有出现流动儿童因找不到学校而不能入学的问题。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免收外来农民子女借读费政策,保证外来务工农民子女顺利就学,维护了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益。因执行免收外来务工农民子女借读费政策,全区中小学减少预算外收入717万元。

    三、共筑爱心工程,确保流动儿童“上好学”

    为了让流动儿童接受平等优质的教育,保证他们与当地儿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甘井子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流动儿童“上好学”。一是建立“爱心热线”。在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设立了专线电话,协调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问题以及子女教育问题。二是让流动儿童充分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全区各学校注重发挥环境育人作用,让流动儿童能像本地学生一样走进合唱室、舞蹈室、器乐室、美术室、图书室、微机室、体育馆、实验室、阳光心语室等专用教室的大门,让他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得到熏陶。三是积极开展爱心承诺活动。针对流动儿童学习基础普遍薄弱,许多学生英语、电脑几乎没学的现状,各学校建立了“爱心辅导站”、“阳光心语室”,并及时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心语对话”等活动,倾听流动儿童的心声,及时疏导心理问题,培养流动儿童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责编:林芳斌

 
 福建永安市各界群众冒雨为灾区儿童捐款献爱心 06-02
 儿童心灵读本 抚慰灾区儿童 06-02
 在日华侨华人儿童的心声:祝灾区的同龄人节日快乐 06-03
 特写:儿童节招待会的感人一幕 06-03
 泉州集邮界义拍捐助灾区儿童 06-04
 建瓯:留守儿童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06-05
 儿童节的美好记忆 06-03
 四川省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师生共铸爱的丰碑 06-19
 抗震救灾英模感动英雄城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