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劳动——记录普通劳动者的一天
文明风   |  时间: 2008-04-29   |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11:00

    11时,其实是京报集团印刷厂工人一天当中最忙碌的时刻。这时,报纸印刷和分报同时进行。

    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轰隆隆的机器声把捆扎报纸的声音完全淹没了,即使面对面说话,也得大声喊。

    金鑫和他的同事们很少能舒舒服服地坐在食堂里吃上一顿午饭,每天11时,食堂开门的时候,正好是《北京晚报》最后一个副页开印的时候,印刷机一旦动起来,就不能停顿,印出来的报纸必须立刻按照用户的要求分派出去。

    金鑫从地上拎起一摞报纸,放到操作台上,解开绳子,翻开一摞,十个手指就像弹琴一样在报纸上飞舞。“可以一三一二地数,也可以一对一对地数。有125份一包的,也有500份一包、1000份一包的,每包都是五手,每手的数字不一样……”报纸能够准确及时地送到读者手里,不会多一版,也不会少一版,靠的是分报工人的精准。

    “仅是手套,一周就得磨露一双。”金鑫说。

    金鑫和他的同事们每人每天平均要搬200多捆报纸,小捆一二十公斤,那几天报纸多的时候,大捆能达到三四十公斤。在齐腰高的操作台上拎上拎下,是个不折不扣的体力活儿。

    2000年,31岁的金鑫到北京打工,迄今已经做了8年的分报工作。开始的时候,他骑着自行车,负责把京报集团的报纸送到一个个零售摊点去。在他的努力下,零售摊点愣是从20多个拓展到了500多个,送报的线路也从一条开发到13条。

    2006年,金鑫又来到了次渠的印刷厂,每天经他手分发的报纸也从一车骤增到16车,从几千份上升到15000多份。

    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送上门的快餐就成了许多“上班族”的午餐选择。当尚有余温的餐盒端在手里,饥肠辘辘的肚子会安顿下来。

    12:00

    工作会餐、老友小聚。饭馆档次有高低,菜系风味分南北,但吃得都是个感情。亲情、友情、人情,这一切多亏了餐饮业员工们。

    12时,在三里屯乾坤大厦上班的周先生准时拿到了预订的午餐。自从在这里上班以来,他每天中午都在丽华快餐订餐,每天给他送餐的都是丽华快餐的送餐员贺学中。

    小贺所在的丽华快餐东四分公司地处东直门,负责东至使馆区,南至外交部,西至交道口,北至国展方圆三十平方公里地区的送餐服务。这一带,使馆区、写字楼、居民楼林立,预订午餐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很多使馆没有食堂,周边又没有小饭馆,工作人员吃饭成了问题。于是,很多使馆工作人员都是小贺的常客。为了能把快餐及时送到客户手中,每天10时30分,小贺就开始准备出发。理清订单,设计最佳线路,准备好盒饭,小贺骑上电动自行车,上路了。

    小贺负责为辖区里散户送餐,经常要为送一份饭跑上半天。辖区里写字楼、使馆众多,要及时把午餐送到顾客手中,地形不熟可不行。2002年刚入行起,小贺先跟着老员工跑。实习期过了,他又自己琢磨。几年过去了,周边哪个写字楼在哪儿,哪国使馆在哪儿,小贺门儿清。“这是叙利亚大使馆,这是乌干达大使馆,这是利比亚大使馆……”好多平时人们听都很少听到的使馆名字,小贺都去过。为了能少跑冤枉路,尽快把午餐送到顾客手中,小贺每天要设计最佳路线。

    不到12时,小贺到了乌干达大使馆。正在工作的杨先生一看他来了便热情地招呼:“哟!今天你可早啊!”看到小贺身后跟着记者,杨先生连忙说:“这小伙子不错,每天都准时给我们送餐。有时候,我们几个同事分头订餐。他刚送完又跑来一趟,也没有怨言。老是乐呵呵的。”

    饭送晚了当然不行,有时候送早了也落埋怨。“外国公司规矩多,不到时候不能吃饭。送早了,到吃饭的时候就凉了。”顾客的难处,小贺非常体谅。每天,小贺都要从11时一直忙活到13时30分才能吃上饭。这时,碰上有顾客订餐,放下饭碗还得接着送。中午,烈日炎炎,饿着肚子送餐真是件苦差事。

    有了小贺,五六十人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正午饭点儿,通州区福兰德饭店里一片喧闹,大厅里十几张饭桌坐得满满当当。后厨的声音一点不比外面低,抽油烟机、鼓风机嗡嗡作响,服务员报菜名要扯着嗓子向里喊:“清炒荷兰豆一盘——”

    12张灶台沿着墙壁一字排开,身着白大褂的厨师们在煎炒烹炸。饭店厨师用的炒锅没有木把,只有两只铁耳。大厨董海刚就用一块湿布包着锅耳。火苗子几乎舔到他的手上,他却浑然不觉,一柄铁勺在锅里上下翻飞。持锅的手略一用劲,菜被颠起来一尺多高,却连一滴汁水也没有飞出锅去。

    这样的一口锅,直径约有半米,深30厘米,重3公斤,超过一般人家厨房炒菜锅的两倍多。每天中午,董海刚就要炒100多道菜,全凭腕力颠锅几百次。“左手掰腕子,我还没遇到过几个对手。”董海刚笑着说。炒菜练出了左臂力量,也让左手“很受伤”——手背上几乎没有汗毛,全被火燎了去。

    和印象中胖墩墩的厨师形象不同,董海刚身材标准。而放眼整个福兰德饭店的厨房,30来个后厨的工作人员竟没有一个胖子。董海刚介绍:“过去厨师胖全是油烟熏出来的。现在的厨房都有大功率的抽油烟机,不用厨师吸油烟了。”

    30来个后厨的工作人员,掌勺的厨师只有12位,其余的则分为“砧板”和“打和”。“砧板”负责切菜,“打和”类似打杂,负责配菜、递菜。但能掌勺的厨师,对后厨的各个工种都要精通。就拿“砧板”来说,其实备料、切菜的准备工作,从9时就开始了。

    一个不锈钢的大盆里泡着切好的土豆丝,捞出一把细端详,每根土豆丝都如火柴棍般粗细,而且端端正正。这就是出自董海刚的刀下。“没三五年的功夫下不来。”“砧板”小安崇敬地说。(记者 董少东 刘可 黄加佳 于丽爽 插图 田凤)

 
 孩子义务劳动后索要表扬信 学雷锋岂能走过场? 03-07
 福建顺昌县举办农民工和职工劳动技能大赛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