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劳动——记录普通劳动者的一天
文明风   |  时间: 2008-04-29   |   文章来源: 北京日报
 

    上午篇

(插图 田凤)

    8:00

    8时,地铁站里人流涌动,上班、上学、办事的人们步履匆匆。在您翘首期盼下一班地铁、在您奋力挤车的时候,您可曾注意过他们?

    “列车进站,注意安全,请您让开车门,先下后上,不要拥挤,有序乘车。”上午8时,正是地铁里人流最多的时候。尽管周围充斥着嘈杂的人声、列车刹车声,但那个洪亮的声音仍清晰可闻。

    顺着声音找去,记者挤到了文明乘车监督员陈淑敏身边。她头戴红色小帽、身穿黄色工作服、斜挎着一条红色绶带,写着:首都志愿服务行动,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这套显眼的打扮让原本身材不高的陈淑敏十分抢眼。

    “复兴门往哪边去?”“请您在这边排队上车,3站就到复兴门。”陈淑敏笑着说。

    “大姐,换乘13号线咋走啊?”“您顺着A口上去,跟着人流就可以找到13号线,有标识牌,很好找,别担心。”陈淑敏耐心解释。

    两分多钟的候车时间里,这种一问一答始终不断。询问的人走马灯似的换着,陈淑敏一个一个细心地解释,一边还得协助新来候车的乘客排队。

    根据西直门地铁站的统计,周一到周五站里的客流量在40万人次左右,其中,早晚高峰占到了三分之二。陈淑敏的工作时间就是早晚高峰,7时到9时,17时到19时。高峰时刻,地铁差不多2分半钟一趟。陈淑敏的嘴巴就得不停地说,脑子得不停地转,变着方儿地让乘客更清楚,更直观地了解信息。她几乎每一分钟就得回答一两个问题,吐词还得清楚,语速不能太快,“快赶上播音员了。”陈淑敏笑着说。

    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陈淑敏和同事们工作时嘴里不能含润喉糖或其它东西,更不能随便离开岗位,上厕所也得抓紧,陈淑敏干脆就不喝水了。上班说这么多话,回到家的她都不开口,老伴觉得奇怪,还以为她生气或者生病了,后来才知道,陈淑敏的嗓子累得根本就开不了口。可第二天,她又精神抖擞地上班,站台上依然响着她那洪亮而熟悉的声音。

  10:00

    他们勤勤恳恳地劳动、一丝不苟地工作,让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正常运转着。10时许,他们都在忙碌。

    10时,东城区兴隆街一座公厕。东城区环卫局第四清洁所抽粪工白春洁跳下清洁车,用一根钩子打开公厕旁的井盖。一股令人作呕的恶臭席卷而来,正从这里经过的行人纷纷捂起鼻子,加快脚步。记者几乎是屏住呼吸,才强忍着没躲开。

    “难闻吧?受不了就退两步。我们鼻子已经麻木了,基本闻不见了。”白师傅笑呵呵地对记者说。

    白师傅从清洁车上搬过碗口粗细的泵管,送下粪井。司机依国明扳一下开关,抽粪车嗡嗡地运转起来,将粪井中的粪便抽到密封舱中。白师傅扶着泵管,轻轻摇晃着,不断变换着泵口的位置。依师傅则从车上取下一根长把耙子,伸到粪井中搅动着粪液。恶臭随着这份搅动更加浓烈了,而两位师傅却猫腰向着粪井,眼睛还要盯着翻动的粪液,以防异物被抽到泵管中去。

    白师傅说,井里不仅是粪便,有些人什么东西都往里扔。有一回抽粪的时候没留神,泵管被堵住了也没注意。忽然“嘭”的一声,泵管崩裂了,粪井里好像炸开了一样,汁水四溅,弄得自己满身满脸。

    说这件事时,白师傅依然笑呵呵的。粪液沾到身上是常事,泵管被堵住了,常要伸手进去掏。即便是最顺利的时候,也要被熏得满身异味。白师傅说他们自己一点儿闻不到,可有时候下班坐公交车回家,即便洗了澡,从头到脚都换了衣服,也常常看到旁边的人在皱鼻子。

    他们的清洁车载重1.7吨,四五分钟就抽满了。两位师傅上车,把粪液送到20多公里外的高碑店处理厂。每天,他们要这样跑上四趟。

    10:30

    10时30分,正在丰台总部基地某写字楼上班的几位职员被窗户外忽然垂下的两条腿吓了一跳——这间办公室可是位于写字楼的六层!

    那两条腿轻轻摆动,足尖点过窗框,一个身形几乎横着出现在窗户前。那人手里举着一柄毛刷,上下左右把玻璃涂抹得一片泡沫。原来,这是俗称“蜘蛛人”的高层建筑外墙保洁工人正在进行清洁作业。

    这栋楼只有八层,站在楼下就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操作。几条绳索从楼顶垂下来,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分别坐着一块木板,屁股下面挂着一个小桶,左手抓着绳索,掌握平衡,右手提着高压水枪,冲洗着楼面的污垢。他们时而贴伏于楼面,时而双脚一点,腾空而起,动作潇洒自如。

    “要是三十几层的高楼,从这里看他们就真像几只蜘蛛。”承接这栋楼外墙保洁业务的北京海瑞飞宇物业公司经理王飞说。

    老家在四川的王平三十出头儿,当“蜘蛛人”却有11年了。他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真的从三十多层的高楼向下望时,两腿发软,双手死死抓住绳索,一点也不敢往下放。自己就在楼顶悬了十多分钟,什么活也没干,又被同伴拽了上去。“现在习惯了,爬再高也没什么感觉。”王平说。

    由于高空外墙清洗工是危险性很大的职业,按常规必须经过一两个月的专门训练才能上岗。而在此之前,先要对应聘者进行挑选。王飞告诉记者,考试其实很简单,把他们带到高楼上,站在楼顶边上一分钟,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就能通过。可是真有勇气应聘这个工作的人并不多。

    记者跟着王平爬到楼顶,体验了一次这样的考试。记者紧握半人高的栏杆,故作轻松地问王平:“看我有当‘蜘蛛人’的潜质吧?”王平笑了:“你没戏!从裤腿就能看出你在打哆嗦。”

    10:50

    “中心你好!我是学院路监督员毕世雄,现上报一紧急突发事件。在成府路与王庄路十字路口向北一百米左右,王庄路东侧面,西郊宾馆门前的主路上,有上水管线破裂,正在往上涌水,水流较大,请给予快速处理!权属部门自来水集团。上报完毕。”

    10时50分,老毕站在西郊宾馆门前,用“城管通”拍好照片,一按“发送”键,一条“声图”并茂的监督信息就传到了海淀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很快,自来水公司的抢修车就赶到现场进行抢修。

    这就是老毕的工作——城市管理监督员。

    自2006年开始,北京城区陆续配备了一批城市管理监督员。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发现我们这个城市运行中的问题。“老百姓看见想管管不了的,相关部门想管又看不见的,都归我们管。”老毕说。

    每天一上班,老毕就先在3万多平方米的辖区内巡逻一圈:昨天上报的问题解决了没有,今天又有什么新问题。然后,再挨个拍照汇报。遇到复杂的,老毕还要用自己的数码相机另外再多拍几张照片。

    老毕说,像水管破裂等公用设施损坏的,只要监督权属部门解决就行了,但很多事的处理却经常要冲在第一线。尤其是处理无照游商占道经营,挨骂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遇到刮风下雨,没地儿呆没地儿藏的。”每天都在大街上风吹日晒,老毕的脸黝黑黝黑的。每天都要走上七八十里路,工作一年多,光是自行车外胎,就换过5条了。

    2007年,老毕上报城管问题1155件,立案率高达99.64%。老毕四次被评为海淀区的城市管理监督之星,还上了电视。

 
 孩子义务劳动后索要表扬信 学雷锋岂能走过场? 03-07
 福建顺昌县举办农民工和职工劳动技能大赛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