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上海"80后"大学生环卫工人:内在比外表更重要
文明风   |  时间: 2008-04-18   |   文章来源: 解放日报
 

储婷婷在斜土路一带清扫马路。(邵剑平 摄)

    “居然一个也没有走,真是没想到!”

    听起来,这是件平常事:去年4月16日,卢湾区招收了30名环卫工人,如今工作一年了,一个也没走掉。但这批环卫工人身份有些特殊:他们是上海环卫系统20多年来招收的第一批沪籍青年,平均年龄只有23岁,其中生于1980年以后的有22人,大专学历的有6人。

    “80后”、大学生,这两个身份和环卫工人组合,一开始就引人关注,而今一年后的“一个也没有少”,更是充满了不同寻常的意味:新近热播电视剧《奋斗》中的“80后”,被认为代表了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他们这一代的看法,意气飞扬,现实至上。那么,环卫工人这份既清苦又不够“体面”的职业,是如何吸引并留住这些“80后”的呢?

    唯有走近他们,倾听他们心声,才能知晓其中的奥秘。

    当环卫工人的N个理由

    如果不是那身蓝色的工作服和手上的扫把,你很难把眼前的储婷婷和“清道工人”联系在一起。24岁的她看起来更像一位大学生:中等个儿,皮肤白皙,戴一副眼镜,说话轻声轻气。

    斜土路、打浦路、鲁班路3条马路之间5600平方米的区域,就是“80后”大专生储婷婷每天的工作场所。一天8小时,起码扫8次,如果被巡察的班组长发现清扫得不干净,轻则批评,重则扣钱。“刚开始时,我只知道闷头干活,也不看风向,结果刚扫干净,一阵大风吹来,垃圾又都回来了……扫大街也是需要技巧的。”提及自己的工作,储婷婷的态度很轻松。

    当初,储婷婷在报纸上看到卢湾区招聘沪籍环卫工的广告后,第二天就报了名,经历了两轮面试,得到了这份工作。卢湾区市容管理局下属路吉环境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蒋世杰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招聘的条件是:沪籍、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写明招30人,结果,有100多人报名。

    可一个女孩子,又是大学生,为什么要来当环卫工人?

    “现在的就业形势,要找份好工作不容易。”储婷婷很实在。她毕业于一所社区大学,专业文秘,在做环卫工人之前,曾经在一家小广告公司做过半年“行政助理”,“听起来很‘白领’,但收入很少。”储婷婷说,那份工作的月薪是1400元。而对这批新招的沪籍环卫工人,路吉公司给出的月薪是1500元,年终发3000元奖金,公司帮他们缴纳“三金”。一年之后,工资涨到每月1800元,年终奖也提高到6000元,“福利不错,高温天有津贴,加班有加班费,逢年过节,也少不了一些慰问品。”储婷婷认为,这比小公司的待遇强多了。

    这份工作还稳定,只要你愿意干下去。“这是个旱涝保收的工作。”储婷婷的“带教师傅”蒋春香说,她当了27年的环卫工,几年前,环卫工人由事业编制转成企业编制,但人事和待遇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目前储婷婷这批新的沪籍环卫工人属于合同制工人,不过公司承诺,他们工作满两年,即可转为正式编制。

    工作的发展前景也不错,30个沪籍环卫工人,今年已有13人转到驾驶或修理环卫车这类技术岗位。“希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磨练一两年后,能走上管理岗位。”蒋世杰说,环卫系统一线的管理人员大多已是“4050”,急需新鲜血液,这也是他们这次招聘沪籍年轻工人的原因之一。

    “工作环境挺温馨,班组里都是些老师傅,对我们很照顾,工作上没什么压力,做得很开心。最近还有同学问我,你们单位还要不要人啊?”储婷婷的同事、21岁的隆超告诉记者,“80后”并不是好高骛远之辈,羡慕他的同学可不少。

 
 "女大学生裹浴巾打饭"调查:该女已毕业 04-16
 80后的价值观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 02-25
 道德修养,大学生的必修课 04-16
 网上流传女大学生裹浴巾在学校餐厅打饭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