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乌鲁木齐:校本课程有喜有忧
文明风   |  时间: 2008-04-14   |   文章来源: 光明日报
 

    截至今年四月,乌鲁木齐市至少有30所学校推出了自己设计的特色校本课程。2003年,国家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推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小学开始全面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三年过去了,这些特色课程能否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校本课程会不会流于形式?校本课程还面临哪些困难?记者日前进行了采访。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逢星期三下午,乌鲁木齐市一所高级中学内的智能机器人工作室里总是热闹非凡。高一年级的学生每四个人一组,围着一个圆头圆脑的机器人,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电脑上编写着程序。在学生们的努力下,机器人开始了动作:有的在走四方步,有的走一段唱一段……

    这些学生不是在玩耍,而是在上他们最喜欢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校学生不同的是,他们使用的教材是由学校自己研究开发的校本课程《程序设计与智能机器人》。2007年,这套教材还被列为乌鲁木齐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在该校高一年级所有班级推广。该校高一年级学生李乐疆告诉记者:“现在我觉得学到的东西忘不了,我们对这门课都很有兴趣。”

    智能机器人设计、围棋、陶艺、剪纸、乐器演奏、旅游……各式各样的课程正在乌鲁木齐市各中小学里热热闹闹地开展着。随着学生和老师的亲身体验的深入,校本课程,这个由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概念,逐渐由抽象变得具体。

    上文中提到的这所高级中学所做的校本课程——《程序设计与智能机器人》,就是由该校先后投入近百万元编写的。据该校负责人李锦军介绍,当时国内还鲜见有关于智能机器人的高中教材,经过学校课题研究组长达三年的不断改进,才完成了这一适合本校学生兴趣发展特点的教材。目前,这所学校已被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确定为能力风暴智能机器人实验基地。

    在另一所小学,由他们自己编写的教材《走遍天下》也受到同学们的欢迎。这个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表达、观察能力为初衷,编写此教材的是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张彬。教材分新疆篇、国内篇、国际篇,每周一个课时,在二年级的三个班中进行推广。

    记者看到,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非常有趣。有的是把自己旅游的照片贴了出来,有的则画出了自己想象中的景点。一位没有出门旅游过的同学说道:“没出门旅游也没关系,我可以想像将来想要看什么景点,对这一点,老师也很高兴,因为他希望我们有更多的想象力。”

  校本课程开发异彩纷呈

    目前,乌鲁木齐市各中小学里推广的校本课程形式各异,各有各的特点。按内容来分,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地方课程的辅助类;一类是民间艺术、社会实践类。

    乌鲁木齐市一所中学根据语文、数学、外语、化学、地理、生物等科目开发的校本课程《数学与生活》,让学生通过记录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感受知识增长的足迹;而《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校本课程,则是让学生通过活灵活现的课本剧表演,来体会文章的主题。乌鲁木齐市第三十一中学从去年开始把剪纸列为校本课程,该校的200多名学生在迎接奥运会的活动中,向全市人民展示了自己的技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看。而另一所中学则开设了陶艺课,学生通过自己设计陶艺,其成品作为留校作品陈列在学校里。

    在推广校本课程中,各学校也根据自身的特点,或将校本课程在全校所有年级进行推广;或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推广;或以兴趣为前提,各年级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报名组成一个新的班级。在课时安排方面,有的学校将课程视为一门副课或选修课程,有的并不增加科目课时,而是将校本教材融入其他课程的教学当中,有的则安排一段时间集中学习。

    由于校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均由本校的师资力量或专家支持进行编写,所需费用也由学校自己承担。所使用的教材和材料,均由学校统一管理,保证教材循环使用。

 
 埃及:鼓励中小学课本循环使用 03-10
 瑞典:课本循环使用 习惯已成自然 03-07
 我省农村中小学生将免交课本费 部分教材循环使用 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