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3月24日讯 以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公共保障体系,创造一流的宜居环境。永安市打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着力关注民生,主要体现在:
一是提升公共设施品位。城区主干道全面完成高等级沥青路面以及附属人行道设施改造,香樟大道基本建成通车,巴溪大道、燕江大道延伸工程加快建设,城市人口人均拥有城市道路面积达10平方米;“一江两溪”景观生态长廊工程顺利推进,城区夜景工程改造基本完成,城市道路灯光亮光率达98%以上;公共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投资800多万元更新1、2、9路公交车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达12.03标台。城区增添132个“全球眼”探头,重要路口设置更新7组红绿灯,城市交通畅通和治安防控体系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农村客运网络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两年来,完成农村道路建设200多公里,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99%、客车通达率达87%。
二是强化城市长效管理。强化城市管理委员会在城市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全面落实《永安市实施城市长效管理暂行规定》和《市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采取重点治理、分片管理、集中清理的方法,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大会战,拆除违章建筑,规范街路巷名称,形成“日巡查、周整改、月评比、季考核、年总评”的城市综合管理检查通报制度,市区环境实现净化、亮化和美化,城市管理迈上新台阶。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保险工作,及时调高城乡低保户补助标准,足额发放城乡困难家庭医疗保障金,消除“零就业家庭”,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综合参保率达100%;市福利院、光荣院、救助管理站“三合一”工程动工建设,大湖镇、安砂镇新建农村敬老院投入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良好,参合率达96.5%。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2006年启动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2200套,是全省县级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目前43栋已封顶,617套已分配给中低收入家庭, 36户特困家庭搬进了政府提供的宽敞明亮的廉租房居住,二期廉租房36套已开工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落实。
责编: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