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客运市民学校总校成立后,明确了有场地、有教材、有专兼职教师、有教学计划、有教学台帐、有考核记录、有考勤登记、有备课提纲的管理要求。
公用事业局下属企业龙骧巴士公司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公交客运市民学校分校。局系统各单位积极探索,组建各具特色的市民课堂。一是组建"媒体课堂"。充分利用局属各单位的网络,报纸,专刊等媒介开展宣传教育。局创建办在《简报》开辟"创建知识问答"专栏,全行业有40多家单位印发《创建专刊》,广泛宣传创建工作。二是组建"流动课堂"。以在车厢醒目位置张贴创建知识,派人上车宣讲等方式在出租车,公交车上组建"流动课堂"。"珠洽会"期间,各公交客运企业在公交车、出租车张贴标语1万余张。龙骧巴士把6-912,2-286,150-151,旅1线-937,152-709,7-508,168-772等7台公交车列为"市民学校流动课堂",派专人上车宣讲创建知识。"银发大使"俞治平老人定点在6-912号车上进行文明创建宣讲。三是组建"窗口课堂"。各服务窗口均布置了教学板报,标语,横幅等,广泛宣传创建内容。窗口一线服务人员坚持以身示范提供优质服务,并有专人对公共场所吸烟、不按秩序排队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使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文明创建氛围。
市农办开展市民学校系列学教活动
市农办成立以文明创建和作风建设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市民学校,并组建了领导机构。其下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相继成立分校。市民学校成立后,开展了系列活动。以文明创建为课题,开展"我为创建添光彩"的学习讨论;以农村基层为课堂,深化文明创建的实践活动;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行"做新市民、做文明人"的宣誓活动。
市残联市民学校做到“七个有”
市残联设立市民学校,完善了基础条件,制定了管理制度,积极倡导"人人是文明形象、个个有创建责任"的意识,市民学校做到"七个有",即有市民学校的牌子、有专门的领导机构、有固定的学习教室、有动态的学习板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完善的教学计划、有内容丰富的授课教材。
责编:谢添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