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单位风采
莆田电影放映业解困之路
文明风   |  时间: 2008-01-22   |   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
 
  当前,许多中小城市电影放映市场普遍不景气。但是在莆田,电影放映业正迎来第二度青春。这个拥有300多万人口的滨海城市,常年有250多支电影放映队奔走在城乡,提供免费电影、节庆电影等文化快餐,让上百万农民及外来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全国优秀电影放映队等荣誉的获得,让诸多电影人重温电影辉煌时代的幸福时光……

  近年来,由于文化多元化,电影市场逐渐萧条。莆田电影事业也陷入困境,观影人群急剧萎缩,莆田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似乎也走进了死胡同。

  该公司有20多年历史,自收自支,员工由20多人发展到56人,包袱日益沉重。据公司总经理龚雄华介绍,16mm和35mm的电影设备老化,拷贝陈旧,从1985年开始使用,1998年以后新购进的电影设备基本上停止更新,修修补补一直用到现在,部分设备基本上不能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司副总经理李福生说,电影市场无序竞争相当严重。不规范的经营使农村电影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再加上“大锅饭”的弊端,企业竞争力急剧下降,工资一度发不出来,更别说奖金、福利了。

  失望与迷惘,一度在员工心里蔓延……

  生死关头,公司选择放手一搏。几经研究,渐渐形成一条农村电影改革发展的思路,制定了制胜之策。

  首先,积极开展“影企联姻”,“企业搭台,电影唱戏”。其次,采取各种形式,发掘农村“节庆电影”市场。许多农村有喜事庆典放映电影的习俗,公司利用这个习俗,积极发展乔迁、参军、上大学、婚嫁等电影放映业务,电影放映时送祝贺词,播放祝福幻灯片或者喜庆光碟,很受欢迎。另外,实施“2131工程”,即在2l世纪初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同时,深化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公司重新焕发活力。去年初,在工资都难以正常发放的情况下,员工仍筹资6.8万元购进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有一次,在一个偏远的村庄放映,晚上无处住宿,放映队就在一座破庙里过夜。饿了没有地方吃饭,就向当地农民买了两个“红团”充饥……经过这次“历险”,再后来,电影队每逢到偏僻乡村放映,就自备方便面和开水。

  走过风风雨雨,2006年,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走上正常运营轨道。公司拥有3支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队,256支16mm农村电影放映队,先后获评全省农村电影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优秀电影放映队。一度濒临关门的电影公司,终于重焕生机。 (林双华 刘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