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7月2日讯 近年来,古田一小努力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厚重人文底蕴,打造名校风范”为整体奋斗目标,注重传承与创新,不断开拓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形成较为鲜明的校园文明的文化特色。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学校”。
励精图治 锐意进取
古田县第一小学创办于1887年,它的前身是一所私立精英女子学校,120年的悠悠岁月,为这所百年老校沉淀下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先后留下了黄建梅、戴锦辉、刘望青等一大批博士、博士后,以及世界跳水冠军李成伟,世界男子蹦床冠军阙志城、全国男子蹦床冠军黄志鹏等杰出莘莘学子幼年时求学的足迹。现全校拥有中学高级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52人,省级教坛新秀的有2人,市级教坛新秀6人,县级教坛新秀25人。其中省优秀青年教师陈燕香、林子英;市、县“杰出人民教师”陈锋英、易冬平、陈小菊;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王一霞、易冬平;市“师德标兵”阙少芸;福建省第六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易冬平等一大批教风严谨、业务精良的专家学者型教师团队正逐步成长、壮大。
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古田一小坚持以“博爱、乐学、诚实、超越”的校训,用博爱去培养学生的处世原则,海纳百川才能包容万象——以实践者的姿态去丈量博爱的厚度;用乐学去引导学生的成长目标,赏心乐事才能绳锯木断——以探索者的姿态去品位乐学的广度;用诚实去塑造学生的做人态度,闲邪存真才能去伪存真——以追求者的姿态去解读诚实的定义;用超越去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挟山超海才能日新月异——以奋斗者的姿态去感受超越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努力营造博爱、乐学、诚实、超越的校园氛围,让校园成为师生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学校上下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取得累累硕果:2001年创办全省唯一的一所体校结合试点学校——古田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2002年被定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地校,被授予省青少年道德建设研究“实验学校”荣誉称号;2003年被评为市“先进教育工会”;2004年分别被评为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市实验教学普及“先进集体”、省“少先队工作红旗大队”、省“巾帼文明岗”; 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2006年,学校被评为省“文明学校”、市级示范校;2007年,学校被评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独特的办学风格,使得古田县第一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像一颗耀眼的明星,在玉田大地上再次散发出绚丽的光芒。
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中,该校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相促进,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来,该校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致力于课改,经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被兄弟校赞誉为课改“领头雁”:2000年,“九五”国家级重点研究课题《整体构建设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学校为此被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评为“先进实验校”。在开展《学生个体内差异评价策略研究与实验》中,由前校长王一霞任课题组组长,深入课堂,组织全校教师根据“多元智能”的科学理论,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从《成长记录袋》《学案》《点击数学》《评价表》等方面入手,并立足学科特点,确定了9个子课题,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教师们树立起了“为了孩子自尊而快乐地成长”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变得平等而祥和,该课题获得2004年市课题成果评选一等奖,被推荐参加省级课改成果评选并获奖,其中由陈伟官、黄昭英负责的子课题《学生个性化口语测评策略研究》于2006年获市三等奖。至目前,该校已成为县、市一个大型教科研活动基地:自2002年至今承办省市教研活动18场次每年都承办一到两次县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了其教育窗口的示范、幅射作用。
“达己成人”。作为古田龙头小学,古田一小学凭借深厚的教科研底蕴,多年来坚持“送课下乡”,为鹤塘、大桥、湖滨、罗华4个片区14个中心校送去上百节示范课及讲座。这些凝聚着骨干教师心血的课堂与讲座,深深地感染、触动着每一位与会教师,让他们在观摩中有所思考、在思考中有所收获。2005年,该校又承担了首批“古田县课堂教学基本功提高培训班”的培训任务,选派骨干教师手把手地指点首届教师提高班学员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她们真切地感受古一小严谨而勇于创新的治学风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注重对外交流、联系,是古田一小开阔教科研视野的有效途径。在与我省知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市教研室主任陈建志,市教师进修学院缪剑峰主任,宁德附小校长、特级教师郭正光等专家、名师的亲密对话中,混沌的思维为之清晰,智慧的火花在此迸发。2005年,率先举办兄弟县教研联谊活动。“古田?周宁课程改革研讨联谊活动”中,古一小人认真求实、勇于开拓的钻研精神深深震撼着周宁县特级教师叶润生等同行们的心,在美丽的古田翠屏湖畔、在临水宫所沉淀的乡土文化气息中,在共同的教育理想中,兄弟县、校之间的情谊得到凝聚与升华。自2003年以来,不断有外县市的同行到古一小取经,来访教师达上百个人次。
此外,该校还十分重视提升教工文化素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将教育教学工作作成一项“为孩子生命奠基”的事业,教师自身就得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与温润的人文情怀。古一小人深知此中深意,踊跃参与各项教工文娱活动:“走进新课程演讲”抑扬顿挫中,永保心间那份激情;“师生同乐晚会”轻歌曼舞中,珍藏童年的绚丽梦想;“教师征文大赛”思绪飞扬、恣意笔墨中,倾诉生命中那感人的一幕;“教师书画大赛”纵情山水中,涵养胸怀;“教工运动会”奋勇拼搏、永不言弃中,让生命永焕青春活力。丰富多彩的教工生活陶冶了教师的情操,提升了教师的修养,沉淀下丝丝缕缕令人陶醉的书香气息:在“全国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林子英、黄丽娟等老师分别获一、二等奖。在“全国美文诵读大赛”中,郑宝华、易冬平两位获优秀奖。在“第12届全国青少年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中,郑宝华老师作为福建省带队总指导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教师个人特等奖”。在“福建省第六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 易冬平老师的《梅兰芳学艺》一课获一等奖,并被评为最受欢迎的6节课之一。在“宁德市首届少儿电视舞蹈大赛”、“福建省首届少儿电视舞蹈大赛”中,郑宝华老师编导的舞蹈《木耳花开醉山乡》获金、银奖。在“宁德市课改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陈伟官老师的《对话,让课堂散发生命之光》一文荣获一等奖。据统计,近年来,古田一小的教职工有50多篇文章在各类CN级刊物上发表,100多人次各类赛事中获奖、受表彰。全校现有市级教坛新秀5人,县级教坛新秀11人。生生不息的探究、钻研精神使得古一小的课改之路越走越宽。
强化党建工作 注入文明活力
该校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强化党建工作。几年来,该校党支部把“理论武装”放在突出位置,组织党员教师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教育法规,积极开展“三讲”、“四教育”及廉洁自律、警示教育活动,利用建党节开庆祝会、座谈会,组织党史知识竞赛,参加县举办的法律、“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常识、法律知识考试,使党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意识与时代合拍。认真而有效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作风建设中,党支部经常提醒党员教师按党员标准严于律已,尽党员义务,做合格党员。近年,学校党支部多次倡导全校师生为抗洪救灾、抗击非典、失学儿童、病患师生捐款捐物,党员教师能率先垂范。在组织建设上,学校党支部重视从教师的积极分子中培养和吸收党员,2002年以来有4名教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特色体育 硕果累累
古田一小自古就以出色的体育教学而闻名,1994年被省体委、省教委命名为省级重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98年获“传统项目重点学校全国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挂牌成立全省唯一的一所体校结合试点学校———“古田县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2003年9月,古田县第一小学体育训练馆内“体育班”正式招生,近百名一年级的新生将在这所学校内感受体育魅力,训练体育技能。少体校的课程在保证文化课的基础上,每周增设8节体育课,开设了田赛、径赛、游泳、乒乓球、蓝球、体操、象棋六项体育训练项目,并向县业余少体校及社会招聘专业素质强的体育教师,增强师资力量。近年来,该校便将体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投入近300万元资金,新建了体育训练馆,增添了各类体育训练器材,改造了操场。如今的少体校已开设一至三年段6个班,学生人数发展至近300人,校园内崇文健体蔚然成风。
2003年以来,古田县第一小学达国家三级以上运动员称号的人数有20人,送往国家、省、市体校的学生达19人,其中黄志鹏获全国少年男子蹦床冠军,曾志鹏在清华大学跳水队,张永欣在北京跳水队。同时,在省级以上的中国象棋大赛中,古一小获奖学生近50名,其中,2003年7月余瀚洋、陈泓昊、刘晓倩等同学分别获得省“龙佳杯”少年儿童中国象棋锦标赛第三、四、五名;2004年7月雷若澜、陈泓昊、林礼岚等同学分别获得“培园杯”少年儿童中国象棋锦标赛第一、三、五名。团体性大赛更是屡创佳绩。2003年,获市第七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团体总分第一名。2006年市运动会我县组成145人代表团,其中来校学生就有30人,在2005年第二届宁德市运动会上,该校黄蒙蒙、卓佳雯、宋丽丽、彭宇鹏等30位运动员,在乒乓球、游泳两个项目的各组比赛中分别为古田县夺得11枚金牌、18枚银牌、9枚铜牌,其中仅金牌得数便超过了一些县的金牌总数的辉煌战绩。为此,县委、县政府在市运会的表彰大会上,授予了古田县第一小学“突出贡献奖”的荣誉称号。
建设美丽校园 营造良好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硬件设施是育人的基础条件,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明建设的必备条件。该校利用操场改造之机,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使校园布局更加合理,办公区、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等都有序分布。重视校园的净化、美化、绿化工作,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以浓厚文化气息为目标,除常规的标语、橱窗、名人名言外,还开辟了颇具特色的“古诗词长廊”、“校体育明星风采展”、“每周(月)之星”等, 同时,学校大力加强专用教室、图书馆、电化设施和生活卫生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重视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改善校园网络硬件环境,购置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学软件,促使师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均发生变化。2001年,体育训练馆、多媒体电教室建成并投入使用;2002年,学生电脑室建成,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3—2004年,教育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完毕,30个教室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教学。2004年,教师电子备课室建成投入使用。2005年,建成学生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铺设了塑胶操场、改造了升旗台,并种上了绿化树。此外,该校还群策群力,综合治理,打造平安校园。校园治安工作由校长亲自抓,治安副校长具体指导保卫科负责日常校园治安工作,并制定了一整套治安防范报警程序。门卫作好来客登记,时刻防范不安全因素。聘请城关派出所所长兼任学校综治副校长,使学校治安工作得到强有力支持。学校积极邀请、配合公安、司法、交通、街道等部门联合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联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确保校园内良好的校园治安状况,形成安全、祥和的的育人环境。
丰富校园活动 培养合格人才
鲜明的主题、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是古田县第一小学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丰富多彩而又张扬个性的活动中,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是“爱”的教育。古人云:“百德孝为先”,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长河中,亲情是人世间永恒的美好情感,照亮着人生漫长之路。古田县第一小学为唤醒每个孩子“爱”的潜能,以嘘寒问暖、温馨问候、端荼倒水、爱心小使者为主题,开展亲情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体味蕴含在平淡生活中的浓浓亲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劳作的身影是那样的劳苦;父母细心的关怀是那样的激荡人心;马路上、车厢里,父母的牵手是那样的温暖,从而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播种下一颗感恩的“心”。
其次是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古一小先后与县国税、地税局,县广电局、县武警中队、县武装部等单位开展共建活动。2002年,古一小就与县国税、地税局联合举办了“小小税校”,地税局领导干部利用这个平台为学生上课,从而使学生从小就接受纳税光荣、依法纳税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每年四月份,古田一小“小小税校”的宣传员们走向街头向市民散发传单,在专注的神情中,培养起一份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古田一小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塔山烈士墓)、爱心教育基地(聋哑学校、常坝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局下果场)等,通过社会实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是开展争当“五项小标兵”活动。争当不吃零食小标兵、环保小卫士、尊重他人小标兵、劳动小能手、明礼小标兵,这“五小标兵”活动是古田县第一小学少先队工作的主要特色。同学们用不吃零食节省下来的3780元钱,捐赠给与远在西部的手拉手学校甘肃宁夏温堡小学。三年来又为另一所手拉手学校湖滨学区常坝小学每位学生订制了一套校服,为她们学校栽种了八棵柏树,购置了一台教学用的电脑。2003年在 “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中,原五年(3)班学生魏端等几位同学到三木农械厂搞社会调查,发现该厂区垃圾堆如山,这几位同学进行拍摄照片,丈量垃圾堆,走访附近居民,把调查到的情况写信向县长汇报,县长在百忙中给这几位小学生回信,高度赞扬了他们的行动。
第四是开展个性鲜明的主题活动。如开展“小鬼当家”中的“拍卖街”、“旋转舞台”、“师生擂台赛”、“游戏角”、“师生书画展”等活动,浓缩社会场景。畅游其间,孩子们的生活技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福建电视台将其作为新闻采编播出,宁德市关工委还将活动方案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市交流推广。在“小县长竞选”中,戴晶、林雨鸣、胡凡当选为“小县长”,县长章瑞进、县人大主任胡继虹、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安思等领导来到现场,对古一小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的素质大加赞赏。诵读古诗词在古田一小已成为一项传统活动,气派的“古诗词长廊” 、每年的“古诗词考级”使得唐宋遗风在此余音袅袅,“古诗词大赛场” 上,你演李白,我扮杜甫,古韵今唱,别有一番风味。
第五是注重赏识教育。充分发挥“每周之星” 、“每月之星” 、“体育之星”的正面宣传效果。通过一张照片,短短几句话,让每个孩子在被人赏识中,真切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与此同时,古田一小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也是该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亮点。“鼓号队”锣鼓铿锵,在陈靖姑文化旅游节上,该校学生表演《威风锣鼓》的飒爽英姿,令人记忆犹新;“朗诵队”里小选手们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在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演讲教育活动中,为学校捧回“示范学校”的荣誉称号;“器乐合奏团”气质高雅,声势浩大,令来宾们赞叹不已,多次获县文艺比赛一等奖;“校合唱队”歌声与童心一起飞扬,先后获得县第四届艺术节合唱第一名、市音乐周比赛一等奖;《小学生周报》古一小小记者站是我县唯一一家与CN级刊物联谊共建的小学生记者站。小记者们从小培养起以独特的视角,时刻在第一时间内关注着校园内发生的故事。“览心”文社一篇篇小美文虽笔触稚嫩,却都是真情的流露。《新芽》《冰心小屋》等校报、校刊牵引着孩子的小手,畅游文学的殿堂。“奥数班”里个个思维敏捷、慎密,热爱科学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田里悄然萌发。
在“琴棋书画,关注社会,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的培养目标下,古田县第一小学校园内群星荟萃,仅2003年以来,受县级以上表彰的就达300多人。其中,在县“红色之旅”讲故事比赛中黄多同学获一等奖;县“八荣八耻”演讲比赛中黄多、林燕清同学获一等奖;余坤同学书法作品在市中小学生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林岚同学获宁德市首届“小市长”荣誉称号;林燕清同学获福建省讲故事比赛二等奖,诗歌等作品刊登于《小学生周报》;魏燕、余佳慧等表演的舞蹈《木耳花开醉山乡》参加省市首届少儿舞蹈电视大赛获金银奖,小演员们还应邀到香港、马来西亚等地表演;看着他们自信而灿烂的笑容,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古田一小将是她们放飞理想的摇篮。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追寻前人若心经营、披荆斩棘的足迹,珍惜今天书香盎然、人才辈出的累累硕果,在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工作中,我们相信:古田一小的明天定会更加灿烂与辉煌!
责任编辑: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