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8月3日讯(通讯员 纪瑞如 廖建琴)福建省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积极构建和谐企业,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去年底,该公司荣获三明市2003-2005文明单位,今年7月30日,荣获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县供电企业文明单位"。
以诚信服务构建和谐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力拔山兮的气概,有的是持之以恒的奉献。为了倾听群众呼声,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公司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4位坐席员轮流坐班,接听来自各方的电话。
去年5月17日晚上22时14分,热线电话接到贡川镇 一位村民的电话称:受一号台风"珍珠"影响,10KV贡口线过流速断跳闸,造成大面积停电······接线员立刻把信息反馈给贡川供电所值班室和所长陈黎生。陈所长立刻带领全所职工穿上雨鞋、披上雨衣、手握手电筒投入抢修。灾情比预料的严重的多。由于10KV贡口线过流速断跳闸,造成田龙公司、融燕公司等15家企业和5个行政村1000多户村民停电。为了确保大部分用户正常供电,贡川所采取果断措施,断开大坂支线1杆的N659刀闸,先恢复10KV贡口线主杆线、井岗支线和岩下支线12家企业和5个行政村1000多户居民用电······由于抢修及时,客户的损失已减少到最小程度。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无论是天灾还是人为事故,热线电话总能为你排忧解难,为你送上一份爱心。去年,该公司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荣获三明市政府"三明市创建文明行业诚信服务先进集体"和永安妇联授予的"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以服务"三农"促进和谐
永安公司始终把"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当做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洪田镇大坑村元底自然村罗洪锡等7户村民,由于7户村民自身原因,在农网改造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他们点蜡烛照明长达7年时间。去年6月,为了实现"户户通"工程,公司领导、党员带头,发动职工捐款,一天时间就筹集9400元,为元底自然村罗洪锡等7户村民架线装灯,让他们告别了无电的历史,用上放心电。去年12月底,公司还投资10.8万元,为地处偏远山村的贡川镇龙大村七组自然村29户村民安装一台30KVA变压器、架设10KV导线1.2公里。电通了,该村党支部书记、三明市人大代表吕波生同时给公司和贡川贡电所送上一面锦旗,锦旗书写"光明暖乡野、情系新农村"、"为民办实事、服务新农村"。
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是三明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今年全乡种烟一万多亩,新增密集型烤烟房70多座,烟叶成为畲族村民增收的主渠道。为了确保畲乡烤烟用电,公司投资22.5万元,分别在三溪、百芭丘各增设一台50KVA变压器,三实村、三房村、新村、乌坑村四个自然村四台老变压器容量小,也被更换为容量大的变压器,新架设10KV线路1.8千米,为确保畲乡烟叶增产增收做出积极贡献。
洪田镇洪田村被誉为林改"小岗村",洪田村的巨变引起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以及《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争相报道。洪田村也成为人们建(购)房置业的乐土。据统计,洪田村的用电户也有原来的235户增加到1091户,3000多人口。为了确保林改"小岗村"用上放心电。年初,公司投资15万元,架设线路1.5公里,在大坂新增一台315千伏安变压器。7月18日,洪田所全体员工冒着烈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努力工作,又为洪田村增容一台16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线路2公里。
以构建"五关爱"凝聚和谐
永安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全力营造国家电网倡导的"五关爱"(关爱企业、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关爱家庭、关爱社会)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凝聚和谐。
该公司有职工319人,其中农电工140人。公司首先从政治上关心他们,目前,公司农电工党员有34名,8个乡镇供电所所长、技术员都由农电工担任。去年公司支持40名农电工报名参加福建省电力公司举办的函授中专学历教育,鼓励他们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科技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电气二次班班长、农电工陈寿信,13年刻苦自学,1999年1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函授本科班电气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并获函授学士学位。去年底,他以工程师资格参加全国行业统考,并一举成功,获得电力行业特有工种高级技师资格(电气设备安装专业)。在生活上,公司还为农电工办理了"工伤险"、"意外险"和"医保",并为他们交纳了养老金,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去年2名农电工遭遇车祸,他们除了按规定获得意外伤害保险赔偿和报销医疗费外,公司还为他们送去慰问金、补助款、捐款共计9000多元。每个职工(含农电工)过生日时,公司都送去100元生日卡。公司职工子女考上全国十大名牌大学,公司一次性奖励每一位学子3000元,去年有2位职工子女考上清华等10大名牌大学,享受到奖励。与此同时,公司还主动捐款,解决农村交不起电费的特困户电费问题。同时还捐款15000元资助4名特困高中生。2年来有组织30多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责编:林长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