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骄傲”;“感动福建”;“感动中国”候选;两次被公安部记集体二等功;被福建省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消防部队十大英模群体”。
这一连串的荣誉属于一支只有26名官兵的消防队。他们恪尽职守,屡立战功,用奉献和爱心谱写一曲尊重生命的赞歌;他们披肝沥胆,赴汤蹈火,用青春和热血写就点亮自我人生的壮丽篇章。这就是被人民群众誉为“吉祥神”的福建省建瓯市消防大队。
37个小时的永不放弃
2005年6月15日,林军翔和吴润香夫妇的经历如同一次涅槃后的重生。对吴润香来说,33小时的暗无天日后看到的那抹橄榄绿是她人生中见过的最美丽色彩。而林军翔30个小时的坐卧难安后得知妻子还活着的消息则是他这辈子听到的最动听语句。建瓯市消防大队官兵们怀着对生命的无限尊重,对每个被困者的爱心,用37个小时的永不放弃造就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2005年6月1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后,山体滑坡让建瓯中山西路上一栋22米高的七层楼房倒塌,616平方米的水泥板下压着11名来不及逃生的工人。建瓯消防大队的官兵们第一时间出现在救援现场,在接近42摄氏度的地表温度下开始了一场非同寻常的生命救援。
“我们用掉了77双手套,很多战士到最后指甲都给扒掉了!”建瓯市消防大队大队长张国兴说。为了保证被困人员的安全,他们借助简易的辅助机械,更多的时候靠手扒来清理废墟中的水泥和钢筋。高温考验着消防战士体力和意志,觉得头昏脑涨了,他们就咬开一瓶藿香正气水,一仰头喝下,然后重新回到战场。钻入狭窄的空间中搜索幸存者,有战士被楼板等重物压伤,在附近的临时指挥所里稍微按摩缓解疼痛后,又跑回战场。
时间在灾难面前露出狰狞的面目,“每过一分钟,生命的希望就会减少一分”,从11时58分第一名工人林军翔被救出,到第二天凌晨4时第9名被困工人被找到,最后的2名工人生死未卜。在路边刚换下的6名战士累得倒头就睡,但这边的救援仍在继续,与时间赛跑,同死神角力,战士的铮铮铁骨里跃动的是始终不灭的希望之火。
2005年6月16日18时56分奇迹出现了,生命探测仪发现生命迹象,战士周建仁钻进狭窄的楼板发现了微弱的呼吸声,有人还活着!救援现场沸腾了,厦门消防支队的增援队员递给双腿被压得无法动弹的吴润香一瓶矿泉水,极其虚弱的吴润香喝完半瓶水后晕了过去,一个多小时后吴润香被救出。23时30分,最后一名工人的遗体被找到,至此这场救援真正结束。
张国兴队长喉咙完全沙哑,他整队后走到时任建瓯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余坚面前,一个标准的军礼:“报告首长,救援行动结束!”
“同志们辛苦了,你们是一支能打硬战的队伍,建瓯人民感谢你们,建瓯市委、市政府感谢你们……”余坚还以一个90度的鞠躬,周围群众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建瓯人民亲眼见证了这一场永不放弃的努力,他们被感动了,有些企业拉来整车的矿泉水、王老吉,群众煮了凉茶送到救援现场……而全国的观众则用手中的投票权来表达他们对这个英雄群体的无上敬意,2005年11月,建瓯市消防大队高票当选中央电视台与公安部消防局共同举办的“中国骄傲”。
8年里2次集体二等功
出动兵力8156人次,抢救群众335人,运送生活用水7860吨,清理垃圾2200多吨,冲洗街道30公里……
6辆消防车一天折返60趟,行程360公里,运水300吨。一小时内冲洗完100米长的路面……
2组数据足以证明建瓯市消防大队在1998年和2006年两次特大洪灾中力挽狂澜的英勇表现。作为一个地级市的消防部队,建瓯市消防大队2次获得了公安部授予的集体二等功,在建瓯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不朽丰碑。在洪流泽国中,他们用简易木排疏散解救被困群众,他们踩着60厘米深的积水为4600名高考学生架起了通往人生新阶段的桥梁,他们超负荷运转为群众送清水,他们用最迅速的行动清理垃圾恢复市容……
1998年6月22日凌晨4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闽北山城建瓯,整座城市一片汪洋。北门居民区有群众被困在二层楼上,群众被困在城关水西桥南面……求助电话不停地挂给时任建瓯消防大队大队长苏平,消防战士立即划着简易木排赶到现场实施救援,如同洪流泽国中的“诺亚方舟”,把生的希望带给这些被困群众。灾难中伸来的一双双大手,换得了一颗颗感恩的心,被救群众喊出了“消防兵万岁!”
6月23日,洪水退去的建瓯满目疮痍,淤泥垃圾多达20多万吨,还有数万群众面临断水之虞。来不及洗去征尘,忙碌了一昼夜的消防官兵投入灾后重建的新战斗中,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疲惫的他们口含参片手抱水枪,冲刷街道,这一忙就是20多天。
2006年6月连降暴雨,建瓯水位超出危险水位8米,4600个家庭在50年一遇的洪水中心急如焚:“孩子能不能正常高考?”6月7日当考生们陆续来到六中考场的时候,他们发现在操场60厘米深的积水中有一座用课桌架起的便桥,一直通向洁净如新的考场,这是建瓯消防大队官兵用三个小时的忙碌换来的。8点10分,负责运送试卷的消防车也安全到达,虽然最终考试延期了。
6月9日,为了尽快恢复高考,消防官兵们以惊人速度不到一天就将三中考点厚达30厘米深的淤泥清洗干净。当晚11点,又一道军令状下达:一小时内将三中门口的100米道路冲洗干净。张国兴大队长猫下身,拿起水枪,20分钟愣是没起身,将一整车水冲完,1小时后,一条清洁的大道迎来了省教育工委的检查组。
93%的人民满意率
600份问卷,93%的满意率,建瓯人大常委会的同志赞叹:“评议了这么多单位,从没想到满意率最高的是消防部队。”2006年7月,建瓯消防大队被建瓯市委、市政府授予“人民满意消防大队”的光荣称号。这座闽北山城的居民说起消防官兵,都说他们是最伟大的人。
在拥军23载的李金凤大妈看来,这些战士就像自己的儿子。她说:“老百姓眼睛都是雪亮的,做一点好事大家都看得见。”在修车铺的老板看来,消防大队的车来修理只收本钱。早餐铺上老大娘这样议论:“消防队真的是好,这里的电线掉下来几天了没人管,他们知道了马上过来收拾好。”类似的评价还很多,在建瓯人民的心中,消防大队就是安宁平和的守护神。
除了抢险救灾,建瓯消防大队还担负着消防宣传检查的工作。今年以来他们已经组织了40多次的农村义务消防知识宣传,惠及10多万人次。建瓯的18个乡镇、街道社区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带去了精心制作的消防文化套餐,建瓯的“夕阳红”老妈妈表演队还将消防知识编成节目帮助宣传,消防大队与富头村的共建进行得如火如荼。
在救火场上英勇善战,在救火场下他们秉公执法。2005年8月18日城关西大街发生特大火灾,受灾43户,在救火现场有受灾户不满,说为什么不救自己的房屋?第二天12个老人带领家人来消防大队讨说法,提出要赔偿。大队领导花了一个下午苦口婆心地解释救援常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些老人最后心服口服,还送来一面锦旗感谢消防官兵。“这样的善后工作有时候比救火还有挑战性!”张国兴大队长觉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消防官兵的无穷动力。
“我想再回来当兵!”建瓯消防大队的领导最近收到了退伍战士李剑的来信,他听说消防部队要招收合同兵后,立刻来信说要应聘。建瓯消防大队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在危难关头从来都是党员干部当急先锋,干部跟士兵一视同仁。这样一支有情有义、赤胆忠心的部队不仅让政府放心、人民满意,也让每个战士都恋恋不舍。 (记者 张颖 通讯员 赵旻 王缨)
“6·15”救援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