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1月30日讯(通讯员 黄以山)福建省闽北地质大队成立于1971年7月,现有职工1015名,其中离退休职工557名。改革开放以来,闽北队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以此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发现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实现价值,培育创业创新为特色的“双创”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及时抓住了企业发展机遇,连续五年获得福建省地勘局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优秀单位,成为全省地勘系统发展又好又快的单位之一。
一、建设企业文化是时代的要求、形势的必然、发展的必须
从八十年代开始,地质队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制的艰难时期,国家预算内拔款逐年减少,地质市场向社会开放,市场竞争加剧,闽北队的生存发展面临危机。用先进文化理念引导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闯市场办企业,促进闽北队持续发展,成为领导班子的重要任务。
1、企业的求生存谋发展愈来愈依赖于文化动力
面对改革开放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给闽北队领导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如:如何发挥优势闯市场?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优势资源和产业结构如何适时整合调整?找矿开矿如何一体化?如何培育地质企业品牌等等。市场经济打破了地勘单位发展的局限视野——地勘经济体制一体化的结构格局,给地勘单位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和机会。随着地质市场的开放,找矿开矿的日益活跃,闽北队的发展战略如何定位,寻找生存发展空间?思路决定出路,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赖于文化动力,培育企业文化,不断解决思想观念文化上的问题,实现发展思路和工作理念上的突破和创新,闽北队才能闯出一条新路子,打出一片新天地。
2、地勘单位转轨变制与经济推进依赖于企业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闽北队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有了很大的改变,转向的标志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从靠单一的国家差额拨款到主动融入市场—地勘经济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变化;从只重视地质队的独家经济到加快联营、合作经济的“外引”—地勘经济的开放合作性扩大;从粗放型经济结构逐步到集约型经济运作的转向—地勘经济运行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从经营“自然”经济的格局到重视“强化”经济或者说“特色”经济的营构—闽北队发展格局模式的逐步形成—地质找矿—矿业开发—工程施工与勘察—多种经营,工勘业成为大队的重要产业,矿业成为大队的支柱产业,科踏石墨培育出“中国名优品牌”产品,走出国门。这些都需要经过打造地质企业文化来不断引导重新整合经济的资源与模型,催生闽北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3、企业发展现况需要建设地质企业文化
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闽北队的发展现况引发了新的思考:
一是对地质文化优劣的扬弃。闽北队有着很多优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很多值得继承弘扬和总结经验的内容:团结共事的合作精神文化,敢闯敢干的创业精神文化,自主发展的创新精神文化,好中求好的创优精神文化,做强做大的求富精神文化,一直推动着闽北队的持续发展。从1993年二进上海打下一片天地,发展到今天以矿业为主业的经济格局,这些精神文化显得更加光彩和突出。但也有许多不合时代进步的因素需要舍弃,其中比较突出的仍然有大锅饭思想、平均主义思想、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稳妥保守的生存发展方式、理念、精神、思想、文化,明显地制约着闽北队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是现实经济增长的限制。由于市场、人才和体制等原因,上海工勘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找矿开矿面临政策、市场、外部环境三大风险;多经业,特别是高纯石墨,市场竞争激烈,自身研发新产品的能力还不够强,整个市场份额和发展处在亚饱和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