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市县传真
实现“四个升” 建阳市争创新一届省级文明城市
文明风   |  时间: 2008-01-22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文明风8月8日讯(通讯员 邱行洲)在第十届文明城市、县城(区)工作启动之后,建阳市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对照《福建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针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弱项”、“短腿”,加快经济发展,提升文明层次,重点从四个方面做好各项创评准备工作。

一、夯实基础,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增量、质量跃升

    经济基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针对建阳市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产业层次偏低等差距和不足。建阳市将抓住省里制定的“海西区建设发展纲要”确定的“闽东北新兴的产业基地”的契机,主动融入,按照南平市委更高站位,更快跃升的要求,坚持以“四谋发展”为指导,围绕“一点一线一重心”战略,全力打造海西林产城。持续组织开展“扶持企业税收增百万”活动,完善市领导挂点联系服务制度和相应配套的帮扶“监督保障机制”等,完善“服务承诺制”,整合驻外招商组,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实效,积极组织项目开发,提升效益,做大总量,力争3年内培育8-10家年产值超五亿元的“五南式”骨干企业。突出三大工业平台,全力推进闽北产业集中区、海西林产工贸园区建设。建设现代农业,实施农村公路硬化、卫生饮用水、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跃升,为创建文明城市奠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巧于运作,努力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

    创建文明城市要立足于建人民满意的宜居之城,在于满足民生需求,为人们提供环境优美、秩序良好、管理有序的人居环境。建阳市将抓住省里制定的“海西区建设发展纲要”确定的“闽东北新兴中心城市”的机遇,突出益民便民,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建设的规范化、管理的常态化。城市规划高起点——主动对接闽北产业集中区总编,投入120万元对《建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修编,实现定位功能互补,努力建设一个与新的发展定位相呼应的新建阳。城市建设大动作——决定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总额中提取不低于15%的资金和城市配套费用于城建。积极推动投资80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第二水源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市区水面景观和沿河休闲步行长廊建设工程、潭山公园改造、环城公路等26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城市管理高水准——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项目官员机制,指派三位处级领导挂帅,继续抽调一批干部分片区成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进一步探索沿街道单位和五套班子成员挂路段责任制,推行道路清扫承包制等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现市区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为市民营造宜居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三、持续创新,努力实现文明创建特色、载体、品牌攀升

    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创建的水平。建阳围绕创建新一届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在进一步推动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常规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继续抓好爱心超市、家长学校等具有建阳特色和实效的群众性文明创建载体。进一步办好“潭山市民讲坛”——突出按需点题,进一步满足群众求学求乐求进等多元需求,实现形势政策、理论武装和文明养成教育“进机关干部、进社区居民、进乡村农民、进学校学生、进企业工人”,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之成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继续提升“评五星、树新风、促和谐”道德实践活动水平——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评选身边道德标兵的积极性;在扩大各级各类“五星”正面作用和影响力上下功夫,使之成为调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品牌。在农村,继续深入开展“六进六带”和评选“十星级农户”活动,持续组织实施破解农村文化“四难”,构建镇、村、户三级农村文化网络,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乡风文明。

四、均衡推动,努力实现文明创建共建、共荣、共享越升

    文明城市创建是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坚持以共建、共创推动共荣、共享,实现均衡发展,整体推进。致力营造优质高效、勤政廉政的政务环境——优化审批办证程序,继续落实好“一把手”责任追究制,从根子上解决“小吏大权”顽症;着力抓好“满意工程”,突出抓好党政机关、服务行业、执法部门等重点领域的机关效能建设;多渠道地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法制环境——继续创新信访维稳机制,建好信访广场,优化信访官员制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坚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帮扶弱势群体,不断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实见义勇为基金,倡导见义勇为行为,构筑“平安建阳”。全力打造突出和谐、关注民生的人文环境——大力实施“双高普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等一批惠民利民工程;挖掘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新建博物馆、影剧院和休闲文化广场等一批基础文化设施。

责编:赵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