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年轻时的一次工伤,45岁的光泽县农民游文财落下双腿残疾。他收过废品、卖过水果、修过自行车,但他从不放弃自己的“发明梦”。如今,他靠着自己的发明自谋生路,已有两个国家专利在手。
初见游文财,他刚帮县城一家菜馆疏通了下水道,用的是用自己设计的管道疏通器。他告诉我们,下午已有另一家餐馆预约了设计排水管道的活儿。看他那忙活的劲头,若非行路时略显蹒跚的步伐和出门时不离身的残疾人代步车,很难看出他与普通人的区别。
只上了三年学的游文财16岁就进入了光泽县机械车木厂,1981年,在挖石块时,机组塌方,双腿被压伤而落下了严重的类风湿。
在落下残疾的第二年,游文财便开始了自谋职业,同时也拉开了他执著于“发明”的第二段人生。
老游说他爱发明并非心血来潮,“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从小就喜欢摆弄些机械玩意”。早年在收废品时因为要对付骑自行车上下坡,他便自制了自行车变速装置,“那年头,山地车都还没流行呢。”而在开理发店期间,他发明了一种染色剂,还获得了省技术监督局的认可。谈起如今他谋生的“武器”,那个自己动手制作的下水道疏通装置,老游更是颇为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个国家专利。”
“我这疏通器是由储气筒、打气筒和放气装置组成,利用打气筒打气使储气筒内产生压缩空气,再通过放气装置冲开管道内的堵塞物,同时装置内的螺旋疏通器可以搅散较紧的堵塞物”,老游一边得意地向记者演示着他的专利,一边讲起让他萌发发明灵感的故事。
那年,老游的一个朋友去杭州买了个疏通管道机,搞起疏通管道这个行当,但用了不久,那个大家伙便出了故障,朋友找到了“啥机器都能捣鼓”的游文财。闲聊中,老游得知干这行“还有些赚头”,便也想试试。“但这家伙又大又重,且要带电作业,而自己腿脚不便”,于是他便寻思着动手做一个便携式的疏通器。试验成功后,不识字的游文财将原理口述给哥哥听,哥哥将初稿送往科委的朋友修改,并于2005年11月申请国家专利。今年1月31日,游文财终于拿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本国家专利证书。
不久后,游文财的第二个国家专利又诞生了,“目前已经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认证,确认函已经寄来,就等着发证了”。这次的发明,还得追溯到游文财从事的上一个职业,摩托车修理。“当年,一个朋友买了一部摩托车在我这被偷了,从那时起我就琢磨着发明一个摩托车防盗装置。“我的想法就是将化油器和锁具结合起来,一旦锁具被破坏,化油器中的进气管路就会被关闭,导致摩托车无法启动。”
老游说,他现在只是希望自己的发明能走入市场,也好为自己今后的“大发明”筹集些资金。
游文财1985年成家,现有一儿一女,而尤为疼爱的女儿却是他在家门口捡来的弃婴,“当时我先是让人把她送去福利院,但不放心又偷偷去福利院看,却看到孩子还在送去时的破箱子里呆着。”于是他心一软,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家庭便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老游是个乐观的人,他不愿过多提起他的残疾,他认为发明才是他的“标签”,“我现在的梦想是发明一个酒后驾车的感应装置,思路也已经成形。”但显然他也有苦闷的时候,由于缺乏资金,老游的很多想法根本不敢付诸实践,就连申请专利的资金也是东拼西凑。“但我不会中断我的发明梦,没办法,已经上瘾了”,老游笑言。
责编: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