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八闽创建
聚焦早餐工程: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早餐
文明风   |  时间: 2008-01-21   |   文章来源: 泉州晚报
 

    导读

 
  8月25日正式实施的《泉州市早餐工程管理规定》,让市民再次把目光对准了早餐工程。

  “早餐要吃好”,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营养信条。在专家看来,一顿早餐的质量如何,不仅影响一个人的身体素质,甚至关系到整个国民的身体素质。目前,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早餐工程,视为增强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划。

  但吃一顿放心早餐对许多国人来说却是个烦人的问题。

  2000年,为了让广大市民吃上方便、卫生、营养的早餐,市政府经过多方考察后,引进了早餐工程。从那时起,拎着早餐工程的早点去上班就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早餐工程在方便着市民吃早餐的同时,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屡受关注,其中,“三无食品”泛滥是最大的问题。为了促进早餐工程健康发展,我市在考察厦门的做法后,近日正式颁布实施了《泉州市早餐工程管理规定》,对早餐工程重新进行了规范,餐车的重新定点也在进行当中。

  随着早餐工程日益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相信吃一顿营养可口的放心早餐将不再是个烦人的问题。

  □本期执行:张沼婢廖培煌陈淑华孙虹陈燕茹陈小芬缪淑梅傅昕欣

1.一项工程

改变6万人生活习惯

  早餐吃什么?“一张大饼,一根油条”,步履匆匆的上班族多数这样凑合着地对待早餐。据国内权威部门进行的市场调查显示,市民不吃早餐的占4%,早餐吃不饱的占55%,早餐吃不好的占36%,上班族早餐来源于无证摊点的占73%。

  在早餐工程实施之前,我市的情况与此类似。

  “1999年,我们刚来到泉州的时候,市区的无证小摊点占据了主要市场。”陈国华告诉记者。

  陈国华是厦门早龙食品有限公司泉州区域经理,1996年就在厦门从事早餐工程的早龙食品是泉州早餐工程的开拓者,也是福建省内最早从事早餐工程的公司。1999年10月,市政府将其引进到泉州,当时早龙的餐车总数只有60多辆。

  随着早餐市场的不断发展,福人颐、永鸿等公司都先后参与了早餐工程。根据去年年底的统计表明,早餐工程的餐车数量达到了400多辆,覆盖了市区80%以上的干道,泉州有五六万人在吃早餐工程食品。由于泉州人更习惯于在家自己做早餐,使得这一市场的规模与市区人口相比还显得不大,但6万人的“常吃人口”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

  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泉州的早餐市场也开始出现整合的趋势。福人颐于今年7月退出了早餐工程,将70多辆餐车转让给早龙。目前,泉州只有两家公司经营早餐工程,其中,早龙占据泉州早餐工程90%以上的市场。

  早餐工程提供的食品中,馒头、蛋糕、面包等糕点是市民们的最爱,每天的销量可达3万多个。油炸食品则是排在第二位,由于不易保存等原因,市区的早餐工程基本上不销售油炸食品。

  学生、社区居民、工薪一族、外来民工成为了早餐工程的主要客户。

  早餐工程进入泉州,正在改变着泉州人的生活习惯:从不吃早餐到吃早餐,从做早餐到买早餐。在丰泽街一家银行上班的陈小姐说,她刚开始是在厨房里自己做早餐,后来就是到街上一些小摊小贩凑合着吃一点。早餐工程进入泉州后,她就到单位附近的早餐工程吃早餐。现在,她可以买份早餐边吃边上班,或者干脆买了早餐到单位吃。

2.一个问题

“三无产品”混杂令人担忧

  “早餐工程怎么卖‘三无产品’?”“我家楼下有家无证小作坊大量生产‘放心早点’!”2004年8月初,本报接到众多读者投诉,反映购买的“放心早餐”里吃出了怪味或杂物,一些餐车供应的早餐没有标明任何生产厂家,来路不明。

  随后记者的调查,早餐工程存在的一些不规范之处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我卖的这些早餐,自己从来都不敢吃。”违规从事早餐工程供应已三四年的黄女士出语惊人:“不仅我不吃,我还叫我的孩子们也不要吃,因为它们实在是太不卫生了!”

  报道刊发后,市领导就本报报道作出重要批示,相关部门的整治行动迅速展开。由鲤城区经贸局、丰泽区经贸局牵头,组织所在区卫生局、工商分局等单位及市区3家定点放心早餐配送单位组成联合执法检查队,共查获各类“三无”早点100余公斤。早餐工程也一度规范了许多。

  那么,3年过去了,目前泉州早餐工程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今年8月24日,记者再次对市区早餐工程进行了探访。在宝洲街,一位正在卖早餐的阿婆告诉记者,餐车里只有豆奶和一部分包子、馒头是早龙公司送来的,其他的如天津肉包、油条等并不是由早龙公司提供。她说:“那些散装的食品是一大早从菜市场批发过来的,批发的价钱比在正规公司要便宜很多。”

  更让记者惊讶的是,还有一些如肉粽、麻圆和糕点都是由阿婆自己亲手做。阿婆凌晨一点就起床开始做,三点多开始出来卖,销量很好。“你明天来买要早点,都8点半了,那些早就卖完了。”记者看到,才一会儿功夫,阿婆亲手做的肉粽、麻圆和糕点都已经全卖完了。

  在另一摊点上,当记者拿起一包看上去包装袋很脏的豆奶说:“怎么这么脏啊?”摊主忙解释:“这是公司送过来时,因为当时豆奶很热,把包装袋上的图案相互印上去了。”说完她马上拿起一块抹布擦了擦。

  在宝洲街一家早餐工程处,上午9点半的时候,所剩下的食品已经不多,记者走过去一看,摊点卫生状况不佳,还有一两只苍蝇在飞。

  “部分摊点出售‘三无产品’,这令我们很头疼。”厦门早龙食品有限公司泉州区域经理陈国华告诉记者,虽然公司每天都派五六个人上街巡查,淘汰了几十辆违规经营的餐车,但早餐工程餐车里的“三无产品”仍然占20%—30%,“要解决这个问题,仍然要从源头上下力气,杜绝‘三无产品’的生产和批发”。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都会对市区早餐工程的食品质量进行抽查。抽查发现,少数早餐工程食品卫生不合格,包子馒头油条等裸露食品的细菌、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存在超标现象。之所以这样,除了与早餐工程风吹日晒的露天环境有关外,还与从业人员从无证摊点进货、“一手拿钱、一手拿货”的操作方式密切相连。

  微生物指标超标只是早餐工程卫生问题的一方面。在多次走访中,记者还发现,一些早餐摊点,特别是无证摊点,还存在出售过期食品的现象。“裸露的包子馒头油条等食品,保鲜期一般只有七八个小时,一些摊点却卖了十几个小时。”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郭文彬说。他认为,“摆放在路边的早餐车,它供应的无外包装的包子馒头油条,存在二次污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