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福州
非遗薪火暖社区 文明新风润榕城
//wmf.fjsen.com  2025-11-27 来源:福州文明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11月23日,“新风入万家 文明伴我行”——闽侯县非遗进社区文明实践活动在甘蔗街道福龙社区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氛围热烈,非遗以可触可感、有声有色的形式走近群众。(11月24日 福州文明网)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稚嫩小手的裁剪下焕发新生;一方雕版,一缕墨香,在细心拓印间流淌千年韵味。非遗的种子,正悄然撒播在社区生活的土壤中。从旁观者到创作者,从学习者到传播者,这种角色的转变,正是非遗在基层社区重焕生机的生动缩影。

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挑战,而“非遗进社区”活动则开辟了一条活态传承的新路径。这种沉浸式体验打破了非遗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让古老技艺变得可触可感。更为创新的是,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带着自己创作的非遗作品走进社区,向居民介绍这些技艺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这一设计巧妙地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播” 的转变,使非遗真正在社区扎下根来。

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于年轻一代的认同与参与。各地活动不约而同地将青少年作为重要目标群体,用新方式点燃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活动中,青少年踊跃参与非遗知识问答与手工制作,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互动式、体验式的学习,远比书本教育更加生动有效。这种青春化的表达,让非遗从“古老”变为“时尚”,从“怀旧”变为“潮流”,激发了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当孩子们从“学习者”转变为“传播者”,当古厝从“文物”变为“文化课堂”,当非遗从“技艺”升华为“生活美学”,这种基于社区实践的传承路径,不仅让非遗回归生活本源,更在全球化背景下树立起文化自信的鲜活注脚。

站在文明传承的维度审视,闽侯实践提供了非遗活态传承的鲜活样本。从社区到乡村,从课堂到市集,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时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当非遗真正融入社区生活,成为百姓的“文化家底”,其传承之路必将越走越宽,文化之根必将越扎越深。这种基于社区实践的活态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让非遗在人间烟火中生生不息,让文化自信在代际传递中愈发坚定,正如闽侯非遗主题曲《守侯非遗》所唱:“守的是匠心,候的是未来”,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荣,正是非遗传承的时代命题。(福州文明网 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