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11月27日讯 “左手锣,右手鼓,移风易俗来宣传……”11月26日下午,晋江市内坑镇的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掌声雷动,伴随着孩子们清脆的快板声,“移风易俗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内坑镇专场正式拉开帷幕。这场以文艺为媒、以文明为核的盛宴,不仅为群众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更通过多样互动和便民服务,让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闽南答嘴鼓《守约无陋俗 风清气自来》。晋江市委文明办 供图
文艺搭台,文明唱戏——节目里藏着新风尚
舞台上,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登场,将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艺术表达,既有观赏性更有感染力。
晋江市青年艺术团带来的舞蹈《我的祖国》率先登场,舒展的舞姿搭配饱满的热情,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让大家在视觉享受中感受祖国的繁荣与文明和谐的时代风貌。紧接着,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的演员们用地道的闽南答嘴鼓《守约无陋俗 风清气自来》,以诙谐幽默的风格将陈规陋习的危害和移风易俗的好处娓娓道来,引得台下观众频频捧腹大笑,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新风尚的理解;
青少年是文明新风的传承者。晋江内坑中心小学梅美校区的同学们用欢快的快板《新时代新风尚》细数身边的文明变化;少儿群舞《阿嫲的话》更是以灵动的舞姿,演绎出长辈们对文明传承的殷切期盼,让在场观众深受触动。歌舞《一路清风》用悠扬旋律诠释清风正气,葫芦丝与诵读《推动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将民族乐器的韵味与移风易俗倡议完美融合,晋江市老年大学艺术团的综艺《幸福中国一起走》则展现出新时代老人对文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互动抢答,干货满满——知识里装着文明经
“大家注意看手里的粉色宣传单,答案都在里面哦!”演出间隙的移风易俗知识问答环节,让现场气氛再次升温。主持人刚念完题目,乡亲们就纷纷举手抢答,反应迅速、回答精准,展现出对移风易俗知识的扎实掌握。
“‘一约四会’指的是什么?”“办理丧事的时长规定是多久?”“文明祭祀有哪些方式?”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既普及了政策知识,更让大家明确了践行方向。从“破除陈规陋习是移风易俗的实质”到“简约得体是新型婚俗的要求”,从“党员干部要带头示范”到“厚养薄葬是孝道的真谛”,每一个答案都是一份文明指南,而回答正确的乡亲接过礼品时的笑容,更见证着文明意识的深入人心。

晋江市道德模范事迹巡展。晋江市委文明办 供图
服务暖心,新风落地——摊位上连着民生事
舞台周边,22个便民服务摊位同样热闹非凡,将移风易俗宣传与民生服务紧密结合,让乡亲们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收获满满。
晋江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连连看”“滚滚乐”互动游戏,让大家在玩乐中学习移风易俗知识;晋江市祥和志愿服务队、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内坑五峰服务队:磨刀、义务理发、理疗的摊位前排起长队,志愿者们耐心细致的服务赢得阵阵好评;
内坑镇司法所的“蒲公英”志愿者忙着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为乡亲普及慢阻肺防治知识,交警中队的民警则现场宣传文明交通规则。
人才政策、垃圾分类、消防安全、反诈知识、劳动法解读……各个摊位前,志愿者们热情接待每一位咨询的乡亲,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疑问困惑,将文明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也让大家感受到:移风易俗不是口号,而是融入婚丧嫁娶、日常起居的每一个细节。

婚俗改革宣传。晋江市委文明办 供图办
新风拂面,未来可期——行动中续写新篇章
“以前办酒席讲排场,花钱又累人,现在提倡简办,大家都轻松!”现场乡亲李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正如主持人所说,移风易俗体现在摒弃高额彩礼、反对铺张浪费、践行厚养薄葬的每一件小事中,这些点滴改变汇聚起来,就是让生活更幸福的力量。
活动在全体演员与观众共同唱响的《文明歌》中落下帷幕,但文明新风的传播从未停止。
今年以来,晋江已先后举办十场“移风易俗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以文艺巡演、知识宣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移风易俗理念持续渗透。从乡贤取消喜宴捐赠300万元的善举,到寻常百姓简办红白喜事的自觉,文明新风已在晋江大地蔚然成风。(晋江市委文明办 张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