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记得去年参加一场婚礼,新娘小芳的嫁妆让我眼前一亮。没有传统的‘三金’,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精致的石雕工具。她笑着说:这是我和爱人共同的创业基金。这样的变化,不正是我们期待的新风尚吗?”在惠安县山霞镇山霞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县文明实践宣讲团成员刘婷瑜结合身边事例,生动地阐述移风易俗的意义,引发村民共鸣。(11月24日 东南网)
宣传引导是推动移风易俗成为群众自觉的重要前提。通过多元的宣传方式,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使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主动参与到移风易俗的行动中来。惠安县建立主题宣讲、文艺创作、夏夜展演三大活动矩阵,就是通过多元形式开展宣传的典型范例。主题宣讲能够将移风易俗的政策、意义和具体要求等传递给群众。宣讲员结合身边的鲜活事例,如上述新娘以石雕工具作为嫁妆,让群众更直观地感受到移风易俗带来的积极变化,从而增强群众对新风俗的认同感。文艺创作则以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形式,将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其中。比如创作相关的歌曲、小品、诗歌等,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群众的思想观念。夏夜展演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参与和体验的平台,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移风易俗的教育。
制度保障是移风易俗工作得以持续推进的坚实基础。要制定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对陈规陋习作出明确约束。例如,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问题,惠安制定了合理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的要求纳入其中,让群众在日常行为中有章可循。同时,通过制度的约束,引导群众逐渐改变旧有的不良习俗。此外,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奖励,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示范引领是带动群众自觉参与移风易俗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遵守移风易俗的相关规定,在婚丧嫁娶等事宜中做到简办、新办,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同时,要挖掘和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让群众看到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如惠安县大力宣传像新娘小芳这样的典型案例,让群众感受到移风易俗并不遥远,就在自己身边。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的群众效仿和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评选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移风易俗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宣传引导、制度保障、示范引领等多重努力,携手共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移风易俗真正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惠安县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应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让移风易俗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福州文明网 苍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