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日,住建部引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泉州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经验做法入选。(11月17日 闽南网)
对待各地历史悠久、具有地域特色的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我们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珍贵的历史建筑、遗产集群和人文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留下了珍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感受一个地方的魅力所在。如何让历史文化街区“活态存续”,平衡好保护与宜居宜业宜游的关系,成为许多地方群众关注的焦点。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开发利用,必须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我们知道,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格局和人文意蕴,是赓续城市文脉的必然要求,是挖掘城市文脉、保持文化特色的基本要求。历史文化街区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才会更具底蕴;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激发活力;要在扎实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坚持关照现实,着力推动功能更新与文化传承,成为城市发展不竭的文化源泉。
城市更新要坚持因地制宜,强化规划引导,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城市更新要重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创新利用,要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维度综合施策,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的同时,让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对历史文化街区,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结合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在保护更新中切实提升其人居条件和功能活力,让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空间。
构建整体保护格局,强化系统保护思维。历史文化街区是宝贵资源,各地要立足自身特色禀赋,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把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以创新实践为抓手,深耕文旅与城市创新融合发展赛道,成为现代宜居之地;要让历史文化街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入现代生活,并在整体保护中,传承传统格局与独特风貌,展现独特的城市魅力,持续书写城市发展新篇章。(厦门文明网 吴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