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劝导员代表宣读《文明倡议书》。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11月20日下午,“向新而行 共赴文明”2025年集美区市民文明行为示范月暨集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展示活动在杏林文体中心举办。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丰硕成果,以多元形式呈现了文明新风吹遍集美的生动图景,掀起全民参与、共筑新风的一波热潮。
此次活动由中共厦门市委文明办指导,中共集美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主办。
示范引领传递力量 全民携手共赴文明之约
“我诚挚呼吁每一位市民朋友,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这场文明之约。”集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集美区正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持续跃迁,实现市民文明素质与城市文明程度的双向提升。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市民将文明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明习惯融入日常、成为自然。
为发挥一线工作者在文明建设中的示范效应,集美区创新制定了《环卫工人文明劝导手册》《快送行业文明交通劝导手册》,通过标准化的指引,将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转化为文明传播的神经末梢。活动现场为环卫工人文明劝导员代表颁发手册,并表彰了八名在日常工作中恪守交通规则的“集美文明达人”。
文明劝导员代表还宣读了《文明倡议书》,邀请广大市民以实际行动为集美添一份洁净,为文明加一份力量。据悉,为规范环卫工人文明劝导行为,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公共环境,集美区不仅组织编制了《文明劝导手册》,还开展了系列培训,让环卫工人不仅会“扫”,更学会“劝”和“导”,化身流动的“文明宣传站”。
集美市政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文明劝导手册》的相关要求和培训成果,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打造专业文明劝导队伍;持续优化环卫工作条件,落实各项关爱措施,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讲好环卫故事,倡导市民自觉践行文明规范。

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图为现场领导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镜头记录文明瞬间 校地共建播撒文明种子
为鼓励市民参与文明纪实与传播,活动前期举办了“文明鹭岛 点赞厦门”集美新风秀短视频大赛暨“集美热心人”志愿服务风采短视频大赛。赛事共收到74件参赛作品,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并在现场举行颁奖仪式,多部优秀作品通过大屏幕进行展播,生动呈现集美区文明新风与志愿服务感人瞬间。
短视频大赛一等奖作品《益童成长 筑梦未来》记录了益童筑梦志愿服务队帮扶困境儿童、助力其社会融入的常态化服务过程。双岭村五社联动社工周卫修告诉记者,短视频素材均来自日常工作记录,“我们希望将志愿服务的过程真实地呈现出来,让团队的服务理念与困境儿童的真实需求被更多人‘看见’。”他表示,通过此次赛事借助影像传播,希望能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让公益服务从“做得实”走向“传得开”。
“我想种下一颗种子,不是种在泥土里,而是种在心田上。它的名字叫文明……”当天,集美大学学生代表朗诵《种下一颗文明的种子》,用深情的演绎阐释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在社区、街头和乡村生根发芽,汇聚成社会进步的蓬勃力量的动人画卷,同时展现了集美区“校地共建”机制在凝聚高校力量、赋能文明实践方面的积极探索。

答嘴鼓表演《移风易俗立新风》。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互动宣传+节目展演 多元体验掀起文明热潮
志愿服务风采展、文明出行互动问答、垃圾分类趣味游戏……除了主舞台活动,现场还设置了15个文明主题宣传摊位,各镇街、文明单位派出骨干力量,邀请市民打卡体验,近距离感受文明、参与文明、传播文明。
文艺表演环节同样紧扣文明主题,《文明一起来》舞蹈表演将多个生活场景中的文明瞬间巧妙融入舞蹈之中,用艺术语言传播文明理念。答嘴鼓节目《移风易俗立新风》则以闽南传统曲艺形式,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推进婚丧礼俗改革,树立文明新风尚,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在互动环节中,主持人还围绕活动主题等内容进行有奖问答,现场市民踊跃参与。
活动在热烈氛围中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既是对过去一年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迈向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崭新起点。”集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集美区将以此次文明行为示范月为契机,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政府、社会、高校与市民多方力量,共同建设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的文明城区。(东南网 李霖)

八位快送行业从业者获评“集美文明达人”。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集美大学学生朗诵《种下一颗文明的种子》。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文明一起来》舞蹈表演。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活动现场,观众拍摄记录。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志愿者向市民宣传文明知识。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游戏互动“文明旗步走”。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

垃圾分类知识互动问答。东南网记者 李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