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路面不再坑坑洼洼,行人车辆通行顺畅,道路改造真是改到了心坎里!”清流县城区居民雷兵和望着家门口新铺的沥青路面,笑意满脸。这是“十四五”期间,清流县以“微改造”推动城市“大提升”的生动缩影。自2021年以来,清流县以党建为引领、精细化治理为抓手,投入数千万元改善城市环境,让“城市有品质、百姓有幸福”从愿景变为现实。
城市品质提升,始于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十四五”期间,清流县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通过“近邻恳谈会”“爱心敲敲门”等活动,累计开展2300余场走基层行动,走访群众9600余户;依托72个网格微信群,以“随手拍、线上点、上门问”广纳民意,收集意见建议8600余条、微心愿500余个。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专班、出台6项改造标准、建立民生项目台账,实现“群众点单、政府接单”的精准服务。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改善的直观答卷。清流县坚持“民生优先、补齐短板”原则,重点推进道路翻新、屋面维修、管网改造等基础工程,同步加装监控、完善健身设施。2019年至今,累计投资6032万元完成16个老旧小区改造,覆盖274栋楼、42.46万平方米,4267户居民受益。“小区环境大改善,住着更安全舒心了!”东华片小区居民赵贵木道出老住户们的心声。2025年,文化街至长兴中街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获批中央预算资金3480万元,将再惠及69幢、1902户居民。
“现在街道干净平整,生意都比以前好做了。”商户余金娥笑着说。“微改造”项目是清流县实施的惠民生工程,“十四五”期间,清流县总投入1560余万元,完成315个点位建设,累计拆除违建4495.7平方米,清理菜地31722平方米,增设停车位655个、路灯122盏,修复硬化路面23736平方米。通过实施“微改造”项目,清流道路畅、环境美,城市功能持续升级。新天意至电商园道路水毁修复工程完成后,9361.94平方米沥青路面摊铺一新,新增172个小车位和82个摩托车位;城区道路“白改黑”工程将火烧板路面更换为沥青路面,让街道更整洁、通行更顺畅。
生态宜居是城市品质的核心。清流县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构建河湖治理体系,创新“晒水、议水、评水”机制,每月公示河湖“四乱”整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等情况,形成全民治水格局。通过“河长挂包+动态晾晒”“月巡查+季会商”等机制,今年1-7月,全县国控断面、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优质水比例达95%。与此同时,3.6公里长的都市福道建成投用,串联起三和公园、文化广场等节点,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惠及城区6万余人,成为群众休闲健身的“幸福道”。
从老旧小区的“旧貌换新颜”到背街小巷的“华丽转身”,清流县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细节,用“民生温度”衡量发展成效,让城市品质提升的过程成为群众幸福加码的过程。如今漫步清流街巷,修缮一新的历史建筑、精致的景观小品、贴心的适老设施与烟火升腾的夜市经济相映成趣,清流上下焕发出新的“颜值”,充盈着浓浓的“暖意”。(清流县委文明办 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