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友好场景,为“新”而暖!
——龙岩市探索构建新就业群体服务体系
在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以外卖骑手、快递员、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他们常年奔波在途中,面临着“进门难、充电难、休息难”等现实困境。如何让这些“流动的劳动者”感受到城市的温度?龙岩市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大爱龙岩·暖新聚新”行动,打造了一系列“友好场景”,为新就业群体筑起一座座“暖心港湾”。
筑阵地:从无处歇脚到处处有家
“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这些看似简单的需求,曾是新就业群体难以企及的日常。龙岩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交通运输、总工会、邮政管理等12家单位,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构建起覆盖城乡的暖“新”服务网络。
目前,全市已建成143个暖“新”驿站、18个“司机之家”、10个友好社区和2个友好商圈,并创新打造全市首家标准化暖“新”食堂。驿站内不仅提供饮水、充电、休憩等基础服务,还叠加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健康体检等多元化支持。在红古田网约车司机驿站,明厨亮灶的平价餐食、24小时热水淋浴、配备充电桩的停车区,让司机们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破难题:从进门难到友好行
“小区进不去、停车没地方、送餐绕远路”——这是不少骑手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龙岩市通过“友好城区”微信交流群、“随手拍”等方式,建立起“新就业群体—行业工会—行业党委—主管部门”的诉求响应机制。截至目前,已推动解决进门难、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457个,部分小区开通外卖“绿色通道”,23个商圈和老旧小区增设楼栋导引图。物业服务行业党委积极推动“骑手友好社区”建设,在全市648个物业小区中,骑手均能畅通派送,其中441个小区允许骑手及车辆进入,283个小区还提供了专属便利措施。一张张友好配送路线图,一个个即停即走专属停车区,正悄然改变着骑手的配送体验。
促融入:从治理对象到治理力量
新就业群体终日穿梭于大街小巷,是城市的“移动探头”。龙岩市通过“最美外卖骑手”评选、“随手拍”隐患上报等方式,引导他们从管理变量转化为治理力量。截至目前,已有50余名骑手、快递员通过“随手拍”反映社区问题25个,推动解决消防安全、交通隐患等23个。
此外,应急救护培训、国家安全宣传、助农直播等活动,也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中找到归属与价值。快递员化身“宣传员”,投递5万份国家安全贴标快件;骑手参与“武平百香果福递到万家”直播,助农销售额超265万元......新就业群体正成为基层治理中一股活跃的“新”力量。
强赋能:从挣辛苦钱到职业有前景
面对新就业群体“工学矛盾突出”“流动党员多”“权益保障难”等问题,龙岩市不仅注重暖心,更着力赋能。通过“小哥学堂”“骑手成长学院”“巾帼电商讲堂”等平台,开展党性教育、技能培训、职业规划、政策解读等课程,年均培训超500人次。
龙岩市快递行业党委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物流行业党委推动“12328热线”接诉即办,高效回应司机诉求......一系列举措,让新就业群体在劳动保障、职业发展、社会认同上有了更多获得感。
“友好场景”建设的背后,是龙岩市对新就业群体从生存到生活、从从业到立业的深度关怀。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协同、服务下沉、治理融合,龙岩不仅解决了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更激发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参与感。这是一座城市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一种治理智慧的温度体现。友好场景,为“新”而暖,正是龙岩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的生动答卷。(龙岩市委文明办 龙岩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