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湖西村远景 石狮日报 供图
日前,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第二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名单公示公告,共23个乡镇(街道)、259个村上榜!石狮3个村跻身其中,湖西村便是这闪耀名单里的一员。
昔日,“乞丐都懒得去”的窘迫,是湖西村甩不掉的标签;如今,村民年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从“落后村”到“样板村”,湖西村的蜕变背后,藏着强村、富民、宜居、善治、铸魂的全套“密码”,更给石狮乃至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与泉州影视服务中心战略合作 石狮日报 供图
强村之路:产业多元融合 奏响集体经济“增收曲”
“产业是强村的根基,没有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增收就是空谈。”湖西村“两委”成员深知这个道理。多年来,村班子以党建为引领,锚定“百万村财”目标,跳出“单村发展”思维,走出了一条多产业融合的强村之路。
湖西村首先成立祥芝镇首家村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拿下高新区园区垃圾清运项目;紧接着打破镇域界限,与鸿山镇邱下村跨镇联建石狮市祥鸿物业发展有限公司,50万元注册资金两村各占一半,承接保洁、物业等后勤服务,“公司联建、项目联营、收益联享”的模式,让集体经济有了稳定来源。

海丝优品销售中心(湖西店) 石狮日报 供图
影视产业也成为湖西村的“新商机”——与泉州市影视服务中心合作,提供场地租赁与人员服务,让“影视+乡村”碰撞出产业融合的火花。依托毗邻多个产业园区的区位优势,湖西村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建起农贸市场、夜间地摊经济区和美食网红街,打造出服务“两镇一区”的综合市场;联合石狮市供销社、石狮市邮政局打造海丝供销优品中心,不仅销售新春助农礼包,还对接三明建宁县开展“飞地合作”,把官常大米、莲子等特色农产品引入石狮,再通过中经海农电商平台的直播带货,让“山海协作”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市场。此外,湖西村还依托村集体经济公司,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水”。最后,通过实施农田土地提升、闲置建设用地出租等举措,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的“底气”。

安置小区 石狮日报 供图
富民之策:增收渠道多元织密村民幸福“保障网”
“强村的最终目的是富民,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日子才叫真红火。”在湖西村,“兴业富民”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村“两委”时刻铭记于心的目标,是最终能让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对此,湖西村把农贸市场、祥鸿广场的“中心优势”用足,建起了石狮市“家门口”就业服务中心、祥芝镇零工驿站,并定期举办企业招聘市集。为了让村民找工作更精准,湖西村与福建省阳阳人才服务有限公司签约,通过“走出去对接企业需求、引进来优质岗位、当好就业店小二”的模式,线上线下同步推送岗位,不仅服务本村村民,还为石狮高新区企业、村民提供职业资格培训考试服务,提升本土人才就业竞争力。
闲置民房也成了村民的“增收宝”。湖西村盘活村里闲置民房,租给周边园区企业员工当宿舍,目前已有73户村民通过租房增收近146万元,120名村民就近就业,年收入近607万元。“以前房子空着积灰,现在每月能收租金,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民们的感慨,道出了富民政策的温度。

宜居之变:科学规划引领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住得舒心,才算真正的幸福家园。”湖西村以“生态宜居”为底色,用科学规划提升了村庄的“颜值”与“气质”。
该村首先通过统一摇号建设安置小区,同步完成“三通一平”、休闲口袋小公园建设,还让家家户户通了天然气、用上了5G网络。为了完善公共设施,湖西村创新“三方出资”模式——政府补一点、村集体出一点、村民掏一点,共投入185万元建公共设施,村民仅自主出资44万元,就撬动了周边道路硬化、绿化提升等工程,实现“村民得实惠、村居获好评、政府少投入”的共赢。
人居环境整治更让村庄“旧貌换新颜”:清理臭水沟、改造淤泥塘、铺设环村水泥路、加装路灯、翻新篮球场;把拆违清理出的闲置地块,改造成小绿地、小菜园、微景观和停车场,还推行“绿化包养到户”,让村民成为村庄环境的“主人”。眼下,湖西村还在规划建设职工公寓,未来将为周边企业员工提供“拎包入住”的高质量住宿,既解决企业用工住宿难题,又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让宜居与发展“两手硬”。

创客走廊 石狮日报 供图
善治之智:数字赋能未来 打造乡村治理“新样板”
“治理有效,乡村才能长治久安。”湖西村跳出传统治理思路,以“数字赋能+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现代化善治之路。
在机制上,湖西村推行“三区联创”——把产区、园区、社区联动起来,安排村干部进驻高新区“党建+”邻里中心惠企窗口,还引入金融机构服务,同步完成全村76栋“裸房”装修,建成“无裸房示范村”,打通区、村、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村党支部还创新“承诺认领”制,每位党员干部主动认领任务,小到调解邻里纠纷,大到牵头招商引资,让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庄每个角落。

AI数字人 石狮日报 供图
数字技术还给乡村治理插上了“翅膀”:该村“两委”的90后青年自主研发“AI数字人”H5场景,打造乡村振兴研学展厅、设计乡村VI标识,让村民和游客通过线上交互,直观了解湖西村的发展;与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合作,用电商平台、直播经济助力农产品销售,让数字经济不仅是“治理工具”,更是“发展引擎”。此外,湖西村还联合高新区、高校打造“政-校-村-企”一体化乡村振兴工作站,通过“零工驿站-创业孵化-志愿服务”模式,引入青年智慧,让乡村治理更有活力、更具远见。

敬老爱老氛围浓 石狮日报 供图
和谐之根:全龄关怀聚力 涵养乡村文明“新风尚”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湖西村以“老青少”全龄关怀为主线,用文化为乡村铸魂,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对于长者,湖西村创新“三区共建”模式,升级家宴中心、开设长者食堂,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餐饮服务,为60周岁及以上的高新区职工家属和湖西村老人提供免费午餐,让群众感受到村庄的温暖;对于儿童,村里常态化开展冬令营、夏令营和周末课堂,开设科技编程、非遗手工、书法阅读、游泳、羽毛球等课程,已服务500余人次,满意度达90%,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能学知识、长本领;对于青年,湖西村在美食街开辟“青年创客走廊”,提供免租金摊位,鼓励大学生团队参与村庄策划推广,让青年在乡村找到创业舞台,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5名村“两委”考取福建省乡村旅游讲解员,讲好湖西村的蜕变故事,让“勤劳奋进、合作共赢”的精神成为村民的共同追求。如今的湖西村,不仅有经济发展的“速度”,更有文化滋养的“温度”,真正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同步提升。(石狮市委宣传部 李芳怡 石狮日报记者 王文豪 李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