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福州 > 晋安区
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赋能文明乡风
//wmf.fjsen.com  2025-11-17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党的创新理论,是群众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是乡村崇德向善“根”和“魂”。10月29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启动了党的创新理论“百人千场进万站”文明实践示范宣讲,从全国范围内遴选了100名左右的基层宣讲骨干,带动宣讲员队伍走进文明实践阵地,开展千场示范宣讲活动。

用喜闻乐见的宣讲,为乡风培“根”。会场基层宣讲员们分享的故事,充分说明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能讲清政策,讲暖民心。要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群众心灵,用好群众喜欢的形式,方能事半功倍。比如,现场观摩的赵家岸村,该村紧紧围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目标,利用大喇叭小广播每周链接《中国之声》《宝塔新声》等栏目,播报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法律法规、医保养老等党的惠民政策,“讲清政策”破除认知壁垒。如今,村民自觉组建了秧歌队、广场舞队等集体组织,歌颂新生活、礼赞新时代。

用文明行动引领,更能为乡土赋“能”。为使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乡村文明向上合力,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村,荣成市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在村级志愿服务组织领导、运行管理、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倡导“东岛为我、我为东岛”的集体精神,针对群众需求,成立了“美丽东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开办暖心食堂、利民社等养老服务机构,组建了红先锋、好家园等7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如今,志愿者、志愿服务在东岛刘家村已成为一种时尚,全村更是形成了“支部领、村民跟、同发展”的内生动力。

用长效机制护航,更能为乡村壮“魂”。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才能更好激发群众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热情。例如,湖南娄底2023年在全市打造了100个理论宣讲基地,进一步优化常态运行机制和规范流程,通过统一“派单”、基层“接单”和单位“点单”的形式,以“宣讲+文艺”的方式,将乡土文艺表演与理论传播相融合,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做到月月有宣讲、季度有主题,推动理论宣讲基地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如今,全村处处呈现出家风良好、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景象。

党的创新理论,何以赋能乡风?用群众喜欢的形式开展,用文明力量拓展阵地,并形成长效机制,党的创新理论就能转化为文明乡风深植的“根”,文明乡土向上的“能”,乡村振兴的“魂”,党的创新理论会在广袤的乡村结出更多文明硕果。(晋安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