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11月12日讯 2025年,龙海区以一条串联古街、书院、纪念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带,成功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时代新风融入百姓生活。这条精品带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展示窗口,更是传播新思想、服务群众、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平台。
从“单点分散”到“联动成带”
龙海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石码后港古街、锦江书院、李林事迹陈列馆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场所。然而,这些资源过去分散独立,未能形成聚合效应。为破解这一难题,龙海区创新提出“文明实践精品带”理念,以“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为目标,将石码后港古街、锦江书院、石码戏馆、讲古寮、李林事迹陈列馆、厦鼓战役纪念馆、紫葳城市广场党建公园等历史与现代场所有机串联,构建起一条集文化传播、思想引领、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精品带。
这一布局不仅实现了物理空间的连接,更通过功能互补,让文明实践真正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三位一体,功能互补
精品带以“主线串联、多点支撑、功能互补”为设计思路,形成三大特色板块。其中文化传承板块,以后港古街、锦江书院、石码戏馆、讲古寮为核心,聚焦闽南传统文化展示与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芗剧、学习闽南筝、聆听讲古艺术,感受非遗魅力。

后港古街开展汉服展示活动

后港古街开展灯谜竞猜活动

锦江书院
红色教育板块以李林事迹陈列馆、厦鼓战役纪念馆为重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通过英雄事迹展览和红色主题讲座,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

厦鼓战役纪念馆
现代文明实践板块以紫葳城市广场党建公园为代表,开展理论宣讲、便民服务和文化交流活动,将新时代文明新风送到群众身边。

紫葳城市广场党建公园
这种空间格局让群众在游览中接受教育,在体验中感悟文明,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
让文化“活”起来,让文明“动”起来
龙海区在精品带各节点策划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三大类。首先是传统文化体验类,如在锦江书院、石码戏馆等地,定期举办芗剧表演、闽南筝教学、讲古艺术展示等活动,让非遗焕发新生,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
其次是红色教育类,如在李林事迹陈列馆和厦鼓战役纪念馆,通过英雄事迹展览、爱国主义讲座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最后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类,如在紫葳城市广场党建公园和后港古街,开展理论宣讲、便民服务、文化交流等活动,将文明新风融入百姓生活。
此外,龙海区还推出“移动实践站”和“文明实践联合活动日”,打破场馆固定限制,推动资源流动共享,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覆盖面和群众参与度。
从“文化地标”到“精神家园”
龙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带的建设,带来了显著的成效。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各场馆节假日和活动日人流量激增,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首选地。文化自信显著增强,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和互动活动,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显著提升。社会风气持续向好。精品带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阵地,有效推动了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
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模式
龙海区通过将历史文化场所与现代文明实践点有机结合,实现了“1+1>2”的效果,打造了多功能复合的文化空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新时代思想,如芗剧、讲古艺术等乡土文化载体,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和完善运行机制,为精品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如今,这条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带已成为龙海群众的文化打卡地、思想传播地和文明实践地。未来,随着更多创新活动的融入,这条精品带将继续延伸触角,连接更多场所,服务更多群众,让文明之花在龙海的每一个角落绚丽绽放。(龙海区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