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一场乡村篮球赛的风靡,取代了酒桌牌桌的喧闹;一次简办的婚丧事宜,省下的钱款化作公益暖流;一块闲置空地的改造,让邻里有了舒心交流的空间。这些发生在乡土大地上的细微变化,是移风易俗深入推进的生动注脚。看似具体的生活场景转变,背后承载的是乡村治理的深层需求,彰显着移风易俗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移风易俗是破解乡村发展痛点的关键举措。曾几何时,大操大办的婚丧宴席、攀比成风的人情往来、铺张浪费的民俗活动,让不少村民陷入“人情债”的循环,既加重了经济负担,又消耗了精力心力。更有甚者,一些陈规陋习滋生矛盾纠纷,影响乡村和谐稳定。而通过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替代低俗娱乐,不仅为村民卸下了“包袱”,更让乡村资源从无谓消耗转向民生改善与文明建设,为乡村发展扫清障碍。
移风易俗是培育文明新风的核心路径。乡村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整洁的村容村貌,更藏在村民的日常行为与精神风貌中。当篮球赛、文化展演等活动成为乡村新风尚,当“献爱心、做公益”替代“比排场、讲阔气”,当互助团结、邻里和睦成为普遍共识,乡村的精神内核便发生了质的转变。这种转变并非靠生硬说教,而是通过贴近生活的实践载体,让文明理念潜移默化融入村民生活,引导大家主动摒弃陋习、践行新风,从根本上提升乡村文明素养。
移风易俗是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陈规陋习会束缚乡村发展的活力,而文明新风能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合力。整洁的人居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厚的文化认同、温暖的互助氛围,这些由移风易俗带来的改变,能激发村民的归属感与参与感,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论是参与公益捐赠,还是投身志愿服务,或是共建公共设施,村民的主动参与让乡村发展有了不竭动力,为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移风易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也不是简单的“破旧立新”,而是用文明替代愚昧、用节俭替代浪费、用和谐替代纷争的渐进过程。从一场球赛、一次宴席的小改变,到乡村精神风貌、治理效能的大提升,移风易俗的价值正在于,它让文明扎根乡土、融入日常,让乡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充满温情的幸福家园。这既是乡村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同安区委文明办 许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