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作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特色有品位的城市书房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快速融入城市社区、商圈和景区,给群众增添了触手可及的阅读休闲新空间,也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10月24日 中国文明网)
城市书房突破传统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和服务,成为可亲可近的文化新地标。2014年,我国首家城市书房在浙江温州诞生,区别于传统定点定位的图书馆和书店,城市书房采用了更加接地气的灵活运作机制,根据地方自身实际情况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多元场景,以创新理念和务实举措,提供多元服务,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空间与功能,让更多市民爱上阅读,并在阅读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书房有效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并快速融入城市社区、商圈和景区,成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书房有机融合阅读、艺术、休闲等功能,凭借全天候的智慧化服务、舒适便捷的阅读体验和“小而美”的空间环境,给市民增添了便利的阅读休闲新空间,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形态。目前,全国已建成数千家城市书房,有力推动“15分钟阅读圈”加快形成。
作为阅读场所,城市书房也是读者感受城市文化的一扇窗口,为涵养城市文明注入新活力。在快节奏的时代,城市书房以它的守正创新,让阅读变得赶紧美好,在满足公众阅读需求、提升公众文化素养、建设书香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书房以书香为笔,以阅读为媒,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城市的精神气质,以其蕴含和展现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张力,润物无声地提升城市的文明气质,用浓浓书香涵养城市的文化品位,推动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城市书房作为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的载体,具有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阅读热情,促进助力涵育全社会阅读风尚,助力提升现代文明程度。阅读可以使人“通天下之精微,晓万物之是非”,是一个人获取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最佳途径,还可以净化社会风气,推动培育城市的精神文化内涵,引领塑造城市的品格与气质。城市书房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将地域文化、生活方式与阅读场景进行融合,在展现城市特色、拓展文化交流的同时,促进形成全民热爱阅读的风气。(厦门文明网 吴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