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福州 > 长乐区
“书院+实践”,赓续文化新篇
//wmf.fjsen.com  2025-11-10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近日,“深化文明实践 培育文明新风”2025年全省文明实践创新案例交流展示活动在漳州市东山县成功举办。这场盛会不仅展示了文明实践的创新成果,更为我们指明了一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以书院为阵地,以文明实践为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焕光彩。

书院为基,让空间承载文明记忆。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场所,其本身就是一部立体的文明史。从福州长乐的德成书院到抚州金溪的青田书院,这些历经沧桑的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承载千年文脉的文化载体。南平建阳的实践颇具启示——当地将朱熹讲学的书院遗址打造成“熹光寒韵实践带”,转化为文明实践的生动课堂。这些经过精心修复的书院空间,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让参观者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文明脉动。

实践为径,用创新活化传统基因。文明实践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的生命力。各地探索的“文明实践+书院”模式,打破了单向灌输的传统路径,通过互动体验、实践参与等形式让文化传承“活”起来。在青岛挪庄社区,书院不再是静态的陈列场所,而是通过常态化举办文化讲座、主题沙龙、书画创作、陶艺体验等文明实践活动,成为社区居民的精神家园。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方式,让传统文化从“可望”变为“可及”,在亲身体验中完成文明传承。

文化为魂,以内涵滋养时代新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明实践提供丰厚滋养。从孝德文化到笃学精神,从非遗技艺到礼仪规范,这些文化精髓通过书院阵地和实践方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伏熹云湾的12个特色工坊,将建本雕版、建盏制作等非遗技艺转化为可参与、可体验的现代课程;寒泉精舍书院开展的“品寒泉・话孝廉”系列活动,让传统美德转化为现代人可感知、可学习的精神食粮。这些创新既守住文化根脉,又契合现代需求。

“阵地+方式+内容”的三位一体,奏响了文明传承的和谐乐章。书院作为文化空间,为文明传承提供场所依托;文明实践作为创新路径,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表达;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内核,注入思想深度与厚度。

这一模式的深层意义在于,它使书院从历史见证者转变为文明培育的活态现场,让文明实践从形式创新升华为内涵深耕,推动传统文化从典籍记载走向生活实践。当三者有机融合,文化传承便获得了持续的生命力。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持续深化这一创新模式,以更多书院空间拓展文明传承的广度,以更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文化传承的效能,以更深厚的传统精髓夯实文明实践的底蕴。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能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培育时代新风、建设文化强国筑牢根基。(长乐区委宣传部(文明办) 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