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10月29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讲话。与会代表表示,文明乡风是在乡村传承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文明乡风建设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会代表认为,文明乡风建设是系统工程,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至为重要。(10月30日《人民日报》)
文明乡风是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承载着乡村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和价值追求,是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纽带。本次大会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文明乡风建设举办的全国性大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视。
文明乡风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渗透在乡村生活的每个人的道德思想之中。文明乡风的核心在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几千年积淀的乡土文化和乡风民俗为文明乡风建设提供了深厚土壤和丰厚滋养,作为乡村最温暖的底色,乡土社会的守望相助、淳朴和谐的邻里温情,让乡村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成为文明乡风的核心源泉与生动体现,滋养着乡村的精神土壤。
文明乡风建设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汇聚政府、社会组织、乡村农民自身等多方的力量,从思想引领、移风易俗、文化浸润等方面协同发力。有关部门要从乡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整体规划,在体系建设上下足功夫,用好当地乡村各种传统文化资源,尊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创造,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塑造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为乡村塑形铸魂,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文明乡风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传城市文明理念、续乡村文化根脉。农民是文明乡风建设的主体,作为“主人翁”,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扛起时代责任,努力从“旁观者”变“创造者”“创新者”。古语云,“从善如登”,提升文明程度从来就不易,文明乡风建设更要大力汇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人成为文明乡风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受益者,从而推进城市文明与文明乡风协同发展,让广大乡村在文明的滋养下“形神兼备”,在现代化进程中扎深“根”、立稳“魂”。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渗透在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各地要把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积极建设良好文明乡风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不断推动二者相向而行、互相促进,进而深化乡村振兴内涵,增强乡村振兴活力。(厦门文明网 吴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