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梅香在骨,朗朗乾坤
//wmf.fjsen.com  2025-11-07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代诗人王冕的这句咏梅绝唱,穿越时空,依然散发着凛凛风骨与澄澈精神。它描绘的不仅是梅花不慕虚华、独留芬芳的品格,更映照出中华民族对内在德行与精神气节的千古追求。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时代背景下,这句诗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纪检监察干部提供了深刻的精神镜鉴与行动标尺。

立身如梅,守住政治生命的“枝干”。纪检监察干部的身份,决定了其必须拥有超越常人的定力与坚贞。这定力,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坚定的信仰是指引方向的灯塔,是抵御诱惑的基石。这坚贞,体现在对纪律规矩的敬畏恪守。东汉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金,恪守的是“四知”之畏;宋代包拯“不持一砚归”,彰显的是律己之严。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更当时刻反躬自省,是否做到了“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只有不断锤炼党性,修好“心学”,才能如梅花般傲霜斗雪,任凭外界“颜色”纷扰,我自岿然不动,确保手中权力的行使永不偏离为人民服务的轨道。

履职如刃,剜除肌体健康的“腐疮”。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核心职责,其锋芒所指,正是那些侵蚀党的健康肌体、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现象与不正之风。这需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畏担当。面对歪风邪气,是选择“爱惜羽毛”当“老好人”,还是敢于亮剑、坚决斗争?答案是唯一的。这更需要“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善战本领。腐败行为具有隐蔽性、复杂性,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有“火眼金睛”去发现问题,还要有“绣花功夫”去核查线索,更要有“法治思维”去定性量纪。如同梅花在苦寒中孕育芬芳,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与效力,正是在一次次精准、有力的执纪执法实践中得以淬炼和彰显。

奉献如土,滋养政治生态的“沃壤”。纪检监察工作的价值,并非显现在聚光灯下的喧嚣,而更多地蕴含在默默无闻的耕耘与守护之中。这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纪检监察干部的奉献,体现在精准有效的政治监督中,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生根,为发展清障护航;体现在做实做细日常监督上,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让干部在严管厚爱中健康成长;更体现在查办案件后的“后半篇文章”里,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治本效果。这份“清气”,非为求名,而在固本;不图一时之誉,但求长久之清,是政治生态最基础、最持久的“净化剂”与“营养源”。

梅香如许,清气长存。王冕笔下梅花的风骨,已化作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的生动实践。这“清气”,是融入血脉的绝对忠诚,是挺纪在前的铁面无私,是甘于平凡的默默坚守,更是护航复兴的使命担当。每一位纪检监察战线的同志,都应是这一缕“清气”的守护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以自身的清澈纯粹,驱散歪风邪气的阴霾,让这股浩然正气充盈于天地之间,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谱写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行进在光明辽阔的康庄大道上。(福州市闽侯县纪委监委 陈嘉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