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近日,石狮市锦尚镇东店村再传温暖善举:两位乡贤分别在家庭重要庆典中践行村规民约,将简办酒席节省的资金捐给村长者食堂,以公益传递爱心,以行动诠释新风。(10月16日 文明风)
寿宴的觥筹交错少了,公益的温暖底色浓了;十六岁宴的排场攀比淡了,桑梓情深的文明味重了。近日,石狮市锦尚镇东店村的两桩善举,恰是新时代乡村文明的生动注脚——侯泽秩伉俪简办九旬寿宴捐出万元助力长者食堂,谢金治精简孙子十六岁宴将款项反哺公益,看似寻常的宴席选择,却藏着“以简为美、以善为尚”的文明大智慧。
文明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象的行动选择。东店村乡贤的举动,打破了“办宴必讲排场”的旧俗惯性。寿宴不必觥筹满桌,省下的钱款能让高龄老人吃上热饭;喜宴无需攀比阔气,节约的资金可化作乡村公益的养分。这种选择里,有对“面子消费”的清醒摒弃,更有对桑梓故土的深情牵挂。当宴席的重心从炫耀式庆祝转向利他式奉献,文明便从纸面上的倡导,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温暖。正如村支书傅胜伟所言,讲究奉献远比讲究排场更有意义,这朴素的认知,正是文明扎根乡村的精神土壤。
村规民约的“软引导”,是文明蔚然成风的关键推手。东店村的文明新风,并非孤立的个体善举,而是制度培育的必然结果。该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将“红白事简办、庆典公益化”的理念融入村民生活,既不搞强制约束,也不做空洞说教,而是通过长者食堂这一爱心平台,让村民亲眼看见省钱做公益的价值——高龄独居老人的笑脸、食堂里飘出的饭香,都是文明实践最鲜活的成果。久而久之,村规民约从纸上条文变成了行动自觉,软约束长成了新风尚,村民从“要我简办”转向“我要奉献”,文明的种子就此在乡村扎根。
这股文明新风,更在悄然滋养乡村振兴的根基。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只看村容的“外在美”,更需民风的“内在淳”。东店村的实践印证了“文明即力量”:当喜事简办成为共识,村民间少了攀比内耗,多了团结一心,“人心齐”的凝聚力让乡村更有活力;当节约款项反哺公益,长者食堂、民生服务有了持续支撑,“老有所依”的幸福感让乡村更有温度。桩桩善举汇聚成的暖流,不仅绘就了“民风淳、村容美、人心齐”的画卷,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软实力”——这种以文明为内核的力量,比任何硬件建设都更能滋养乡村的长远发展。
从石狮东店村的小小宴席,我们看见的是新时代乡村文明的生长逻辑:它不依赖轰轰烈烈的改造,而源于每个村民的日常选择;它不追求遥不可及的宏大,而扎根于让家乡更好的朴素愿望。当更多乡村能像东店村这样,把文明融入宴席、融入生活、融入人心,文明的微光终将汇聚成星河,照亮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鼓楼区委文明办 王青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