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在漳州,“文明”二字正从抽象的理念,化作街头巷尾可触可感的日常风景。“餐饮有礼”让餐桌不再是喧哗的场所,而是品味与尊重的交汇点;“养宠有礼”以法治与素养共同牵引,让爱犬成为城市和谐的伴侣;“洁净有礼”将公共卫生内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守护;“举止有礼”于细微处彰显一座城市的格调与内涵。这“八个有礼”,如同八道文明的坐标,共同勾勒出漳州公共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的生动实践,它们不仅是行为的规范,更是城市精神的有形刻度与无形温度。
法治为纲,素养为魂,二者共同编织了漳州文明之城的经纬。“养犬有礼”的实践深刻揭示了这一逻辑:法规明确了行为的边界,如同必要的约束,防止任性之举侵扰公共安宁;而内在的素养则是另一端温柔的牵引,它源自对邻里感受的体谅、对城市环境的热爱。这恰如“上网有礼”,网络非法外之地,法规筑起底线,而网民的理性与善意,才是涤荡网络浊流、培育清朗空间的活水。法治与素养,一刚一柔,共同塑造着从现实公共空间到虚拟世界的文明生态。
“八个有礼”的魅力,在于它将宏大的“文明”叙事,分解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场景。从“餐饮有礼”倡导的节俭与安静,到“游玩有礼”要求的爱护与守序;从“出行有礼”遵循的规则与礼让,到“习俗有礼”传承的庄重与温情——文明不再是悬浮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涓滴细节。这种生活化的转向,使得文明培育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每一次耐心地排队,每一次对环境的珍惜,每一次在网络空间的理性发声,都是文明基因的播种与生长。
尤为可贵的是,漳州的文明建设并非单一维度的行为约束,而是致力于营造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公共场域。“养宠有礼”保障了爱宠者的权利,也守护了不养宠者的宁静;“上网有礼”在捍卫言论自由的同时,亦强调对他人权益的尊重。这种平衡,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智慧:文明的真谛并非消灭个性,而是在多元诉求中寻求和谐共生,让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能在规则的框架下找到滋养。
“明礼漳州人”的画卷,正在这样的实践中徐徐铺展。它告诉我们,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并非仅由摩天大楼来定义,更由市民在餐桌旁、在小区里、在屏幕前的行为选择来丈量。当“八个有礼”从文本走入生活,当法治精神与人文素养交织内化,漳州便不仅在塑造文明的行为规范,更是在熔铸一座城市深沉而持久的品格力量。这品格,将如九龙江之水,温润而有力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引领漳州迈向更高境界的文明之城。(漳州文明网 “漳州110”李昆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