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在三明市三元区,有一位年过七旬的退休干部。他用四十余年光阴守护残疾弟弟,半生投身志愿服务,书写了诸多感人故事。
他叫王镛,是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退休干部。今年9月,他被福建省文明委授予“福建好人榜”荣誉,成为邻里称赞、群众敬佩的榜样。

王镛照顾弟弟
四十年践诺护弟
王镛出生于1952年,1969年参加工作后,凭借勤奋苦干成为三明化工总厂机械厂生产骨干。1977年,父亲离世,留下母亲、三个妹妹,还有1岁多因脑炎致一级残疾的弟弟王镇。王镇牙齿双层、不会讲话、视力差,9岁才会走路,生活全靠人照料。
年轻的王镛毅然扛起家庭责任。厂里体谅他的难处,帮他分配住房、迁户口、解决家人工作,这让他更加发奋,从知青成长为中层干部。
2004年,年近八旬的母亲病重,临终前托付他照顾王镇。王镛夫妇含泪承诺:“妈,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绝不让弟弟受委屈!”此后,照顾弟弟成了他们生活的重心。
王镇无法咀嚼,他们便将三餐煮烂搅碎,保证营养。为防其四肢僵硬,早晚搀扶他走动。王镇不知冷热,他们每日帮他洗澡更衣、换被褥,调节室温。因无如厕意识,每两小时帮他解决大小便,遇便秘还需用开塞露。2016年,王镇患甲亢需终生服药,王镛每天在日历上标记药量,从未出错。
有人劝他送弟弟去养老院,王镛坚决拒绝:“有生之年,我一定亲自照顾弟弟。”邻居都夸:“王镇能每天干干净净,多亏好哥嫂!”
此外,王镛对104岁的岳母也极尽孝心。轮到自家照顾时,他便带着弟弟一同前往,每天准备饭菜、端茶送水、洗脸洗脚,还扶老人散步晒太阳、用三轮车带她赶集。

群二社区“近邻帮帮团·王镛服务队”授旗仪式
四千小时服务暖城
工作中的王镛精益求精。20世纪80年代初,他已是技术骨干,一年完成他人两年半的工作量,产品质量达100%,获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1984年,三明市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创建文明城市,他带领团员青年节假日清理厂区垃圾、回收旧零件,还帮工友补鞋缝衣、修器物、理发……
1989至1991年,他连续三年获评总厂标兵和三明市优秀共产党员。
2012年退休后,王镛“退而不休”。他担任三元区白沙街道群二社区三钢退休党支部书记,加入“夕阳红”志愿服务队;2017年,他与老年大学骨干创建“三元区老年大学九九志愿服务队”并任副队长;2024年,他发起成立群二社区“近邻帮帮团・王镛服务队”。
他秉持“服务他人,快乐自己”的理念,每周一至周五在崇桂社区驿站服务,周末及节假日在万达志愿服务站助力。疫情期间,年过七旬的他不顾风险,协助社区劝导、测体温等。
“近邻帮帮团”成立一年来,调解邻里矛盾14人次,开展环境整治、老人体检等服务近20次,组织防诈骗宣传等活动6次,还定期关怀孤寡老人。同时,他参与护河、关爱残疾人活动,为贫困家庭送温暖,累计捐款1.5万多元。
截至目前,“志愿三明”平台显示,他参与志愿活动1811次,服务时长达4473.8小时,居全市第二。

王镛参加志愿活动
好人榜载誉初心
王镛的付出与坚守,换来了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先后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024年,王镛的事迹得到更广泛认可。第三季度,他成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其孝老爱亲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同年12月,他被三明市关工委授予“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今年9月,经层层筛选,他成功入选“福建好人榜”。
如今73岁的王镛,虽满脸沧桑、头发斑白,但眼神坚定、笑容温暖。面对荣誉,他谦逊地表示:“我只是做了该做的,照顾弟弟是责任,志愿服务是想多为社会出力。”他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会继续发光发热,也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三明日报记者 陈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