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 莆田 > 涵江区
深化移风易俗 赋能乡村振兴
//wmf.fjsen.com  2025-10-28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近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地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有所抬头,不仅加重了农民负担,侵蚀了文明乡风,更制约了乡村振兴的脚步。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已成为一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乡村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持续用力、扎实推进。

党建引领,制度保障,让乡风文明“有章可循”。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主心骨”,要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把移风易俗融入基层治理“一盘棋”。应该积极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等扎实举措,让乡村治理实现“软约束”到“硬抓手”的转变。可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婚丧喜庆事宜规范》,就婚丧喜庆等有关事宜形成符合乡情、贴合民意的指导标准。还可以设立“文明积分”制度,配套激励措施,让文明新风逐渐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文化浸润,榜样示范,让新风理念“入脑入心”。移风易俗重在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基因,设立“孝老爱亲榜”等荣誉榜单,定期开展“好儿媳”“好公婆”“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树立可亲可感的身边榜样。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新时代文明理念传播路径。比如,将“孝老爱亲”故事编成快板,在乡村大舞台表演;将“邻里互助”场景进行描绘,在乡村文化墙展陈。切实把文明理念“唱出来”“画出来”,潜移默化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疏堵结合,民生为本,让移风易俗“生根结果”。移风易俗要坚持破立并行、疏堵结合,切实把摒弃陋习与改善民生紧密相连。应该积极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丰富文化供给等方式,减少陋习滋生土壤。可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文艺活动,既满足群众需求,又减少迷信活动;或可积极推广“集体婚礼”“绿色祭扫”等文明新做法,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实惠与温暖,使文明乡风深耕于民生沃土,焕发蓬勃生机。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完善治理机制、强化价值引导、夯实民生保障,必将逐步破除陈规陋习,让清朗文明之风吹遍广袤田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涵江区委文明办 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