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八闽 > 宁德
宁德霞浦第一小学:打造未成年人红色教育“新阵地” 涵养文明成长“精气神”
//wmf.fjsen.com  2025-10-24 来源:霞浦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江琳琳

近年来,宁德霞浦县第一小学紧扣 “培德至善 广学至精” 校训,以 “木棉花电视台” 为核心活动品牌,深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木棉花电视台”前身为1997年创办的“红领巾电视台”,2021年升级重启后,聚焦校园新闻播报、爱国主义专题创作、现场活动纪实等核心栏目,搭建起立体式校园红色文化宣传矩阵,探索红色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校园文明创建深度融合的多元路径。截至目前,已推出84条原创作品,累计播放量达66.66万次,以鲜活的内容与创新的形式,引导未成年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文明素养,交出了一份兼具教育性与感染力的 “校园育人答卷”。

紧扣重要节点 

筑牢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根基

“木棉花电视台”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策划沉浸式红色专题节目,引导未成年人在感悟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文明品格。在“烈士纪念日”,推出《“9·30”烈士纪念日》专题,通过历史影像与校园缅怀仪式结合,让学生理解“没有英烈牺牲,就没有今日幸福生活”的内涵,树立“爱国奉献”的文明追求;在抗美援朝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节点,制作系列纪录片,讲述英雄事迹、还原历史真相,帮助学生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增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责任担当。

“木棉花电视台”走进三沙镇东山村采访温爷爷。

同时,“木棉花电视台”拓展教育场域,在重要节点组织学生走进霞浦县“四下基层”教育基地、三沙镇东山村“幸福之路”展示馆等红色场馆,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把家乡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故事转化为未成年人可感可知的“文明教材”,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文明观。

创新育人机制

构建未成年人协同育人新格局

“木棉花电视台”践行“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理念,以社团培育和家校共创为抓手,推动红色教育从“观看”转向“参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通过成立“木棉花社团”,开展小记者采访、摄录编播、红领巾讲解等系统培训,择优选拔学生组建“小记者团”,培养一批红色宣传“小使者”,让未成年人在实践中提升文明素养与责任意识。

“木棉花电视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木棉花电视台”发起“家校共创”项目,邀请家长参与节目策划、素材收集,共同挖掘家族红色故事、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家校协同共育的良好氛围。策划“木棉有爱,星童有光”融合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敬老服务、环境整治等文明实践;在传统节日推出专题采访,将红色精神与文化传承融合,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夯实文明成长的思想根基。

强化成果传播

扩大未成年人红色教育影响力

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木棉花电视台”牵头组建“1168思政一体化建设共同体”,通过赛事参与、专题传播,拓展红色教育的辐射范围,成为区域内未成年人红色基因传承与文明素养培育的重要平台。学生高若杉在第31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获小学生故事会全国一等奖,成为近十年霞浦县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学生,彰显学校红色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扎实成效。

“木棉花电视台”举办成立三周年庆典暨 “金话筒” 颁奖典礼。

同时,“木棉花电视台”举办成立三周年庆典暨 “金话筒” 颁奖典礼,为在红色传播与文明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师生颁奖,以榜样力量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 “人人传红色、处处育文明” 的校园文化氛围,让红色精神成为未成年人文明成长的 “精神养分”。

下一步,“木棉花电视台”将持续深化“1168共同体”机制建设,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推动红色节目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格局、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更多文明力量。(霞浦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