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如何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好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近年,诏安县太平镇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道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断在健全组织体系、统筹整合资源、做优活动服务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优化资源,阵地引领带动
太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盘活闲置资源,搭建阵地,将原来闲置的交通客运站改造利用,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起“太平之风”沉浸式场景展示厅、图书室、新时代青年志愿服务队、文化驿站以及智慧党建平台展示厅等,成为太平文化教育基地、青少年学习实践平台等。同时,结合村情村貌指导带动辖区各村建设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全覆盖,全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持续增效。比如,实践所积极与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漳州市公路中心等市直单位开展共建,实现文明深度融合,并拓展到学校、村民家中、道路等场所地点,通过红色文化、国防教育课堂、道路文明交通安全宣传、现场手工制作、版画、木偶戏等形式,引导村民、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重新掀起“太平之风”。
凝聚力量,共建成效显著
为推动各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发展,辖区目前已有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城投公司等10个县直单位结对共建。各结对共建文明单位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深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理论学习宣传、文明风尚培育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志愿服务便民惠民等文明实践活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注入保障支撑,推动文明阵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比如,在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微阵地”的“大作用”,县农业机械服务站与榕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政策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喜事新办的理念,切实减少“面子上的彩礼”“餐桌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县烟草公司与新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开展真假烟鉴别普法宣传活动、义写春联活动、端午节包粽子活动、为留守儿童送书包活动,切实推进了文明建设。
加强宣传,拓宽实践渠道
依托阵地组织宣传宣讲、文艺表演、广场舞汇演等群众乐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以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学雷锋、国防教育等主题活动月开展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风文明。联合县直部门在大布村、科下村、太平村等实践站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提供政策宣讲、非遗展示、普法宣传、义诊等服务。太平村实践站还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诏安县太平镇‘理响百场’电影艺术党课放映活动”,活动以电影放映与现场宣讲相结合的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科下村实践所组织在沈福文纪念馆周边开展宣讲活动,同时,让家长和学生体验漆扇制作,让村民和学生了解漆艺技术,感受本土艺术底蕴,发现大漆之美。太平镇积极探索的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新途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真正让党的理论接近群众、党的声音触达基层,成为太平镇创新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形式的又一大亮点。
聚焦实际,打造志愿品牌
建立“1+19”支有爱心、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队伍,人数超7000人。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有力抓手,注重调动各方力量,做大志愿服务“朋友圈”,广泛动员各行各业各类人员加入,不断充实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并结合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灭蚊消杀、扶危帮困、科学普及、普法宣传、义诊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特别是在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方面,镇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有力助推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乡村新风貌。各村以党员和村两委干部为骨干,组建人居环境整治志愿队,以各村党组织书记为队长,村两委干部为小队长,以网格化划分村庄清洁区域,实行划区片、分地段、定人员、定职责分片包干管理责任制,并加强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建设,宣传调动村民全员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形成合力,强力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全覆盖,绘制了一幅生态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截至目前,太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注册登记7590名志愿者,先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灭蚊消杀、扶危帮困、防溺水安全巡查、交通劝导、义诊、宣传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886场次。(东南网 诏安县委文明办 太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