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文明福建
抖音号
湖光潋滟,亲水栈道蜿蜒向前;街角巷口,大小公园星罗棋布;社区之间,服务设施日渐完善……在宁德,推窗见青山,漫步闻潮声正逐步成为生活日常,城中有景、城景相依的宜居宜业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谢书秋 摄
“十四五”以来,宁德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及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为抓手,不断夯实发展基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发展更新,一步步将“宜居宁德”从蓝图变为现实,让市民的幸福感在每一个城市细节中悄然生长。
新园缀城,出门即景。随着夜幕降临,兰溪桥头东北角公园逐渐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市民散步于蜿蜒步道,孩子们在溪边嬉戏玩耍,欢声不绝于耳;沿溪而植的树木郁郁葱葱,常见附近居民乘凉闲聊,悠闲自在。该公园还建成一条长92.3米的景观步道,连接兰溪大桥南北两侧,为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推门入园”的美好愿景逐步实现,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社区服务于一体的城市微空间越来越多,为山海之城增添亮色。
一个个精巧的口袋公园、一条条流畅的慢行步道,都是宁德市持续推进城市建设的生动缩影。
陈健 摄
近几年,宁德市聚焦居民急难愁盼,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用心规划项目建设,全面激发城市活力。“十四五”以来,宁德市累计完成口袋公园、无障碍设施提升、街头运动场、路口改造、城市综合体、停车场、充电站等项目459个,推动山体、水系、公园、步道串点成线,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质,让市民真切感受到环境更加宜居、城建更具内涵。
此外,为让城市生态景观更加亮丽,宁德市重点结合中心城市自然本底特征,在环东湖、赤鉴湖等重要节点、线路积极开展景观绿化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如今,城市绿地可达性、均衡性显著提高,绿色空间布局得以优化,“含绿量”不断增长,宁德市也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王志凌 摄
在社区改造建设方面,宁德同样迈出坚定步伐。芦坪社区地处城区中心位置,是承载几代当地人记忆的岁月地标,也记录宁德城市变迁的发展脉络。2023年,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宁德市针对该社区设施老旧问题启动改造工程,对水电气、通信网络、排水系统及房屋外立面进行维护升级,并对沿街建筑进行设计优化,新建“一里时光”邻里公园、“诗情巷”等休闲打卡处,让老街区焕发新光彩。
广集群众意见,围绕民生需求,宁德市通过微改造、微更新的方式及“拆、留、改、建”有机结合的原则,不断推进老旧社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旧貌换新颜”的蜕变既保留邻里温情,又唤醒老城活力。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4个,惠及1.35万户居民。下一步,宁德市将持续推进改造工程,计划中心城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60户。
从方寸公园到景观工程,从旧区改造到城市焕新,“绣”出城建发展新图景并非朝夕之间。在擘画建设蓝图的过程中,宁德始终聚焦“扩规模”“塑品质”“提功能”“增活力”“优治理”五大方面,按照“一核两廊五轴”的发展格局、紧扣打造“增长极”建设“四个区”的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工作。
陈容 摄
“我们将紧扣民生需求,瞄准城市建设短板弱项,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宁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下一步,宁德市将重点实施一批市政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住房安居保障、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一脊七叶”城市空间格局,推动中心城市提质扩容。
此外,宁德市还将紧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快推进路桥、水务、管廊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改造,重点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中心城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管平台等智慧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市政设施运维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以科技“智”理疏通城市脉络。
王志凌 摄
一曲山海经,一城谱新篇。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的宁德已做好打造高质量中心城市的准备,稳步朝着宜业宜居、智慧韧性的现代化环湾城市迈进,让一座城真正成为全市人民幸福生活的载体。(闽东日报 黄雪凝)